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往无前 > 第十章 一波三折的上市之旅

第十章 一波三折的上市之旅(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4月24日0时1分,股东们最终批准了董事会的决议,只是做了一个数值上的修改。他们认为,小米已经发展成一家全球化企业,会受到各个市场的汇率影响,如果把利润锁定在3%这个点位,微小的汇率波动就会造成亏损,股东们希望把这个数字再上调一些,以保证微利。最后,这个数字被锁定在了5%。

2018年4月25日,小米公司在武汉大学召开了小米手机6X发布会。在这一天,雷军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也回到了珞珈山下。正是在这个会上,雷军宣布了董事会通过的最新决议——从4月23日起,小米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不超过5%,如超过,将把超过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当天发布的小米手机6X便是这个利润率的坚定执行者。小米手机6X采用高端芯片骁龙660,搭载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当竞争对手的性能、工艺同级产品,甚至配置还不及小米6X的产品都定价在近3000元时,小米还是坚持紧贴成本定价,只卖1599元。

雷军推崇的公司还有美国的开市客和沃尔玛。2014年在小米创办5周年之际,雷军受原君联资本(前联想控股)总裁朱立男的邀请,在联想控股分享他创办小米的创新思考。他说:“沃尔玛和开市客这样的零售企业给我的经验就是,低毛利是王道。只有低毛利,才能逼着你提高运作效率。而小米按照接近成本的价格定价,运营高效率就是王道。我们既然不想坑用户,又要赚钱,就只能用所有的智慧来想办法提高效率。”

有了这些对公司的研究理论,小米一出生就带有创始人的认知。“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小米的信条。这也是小米从1代手机到现在的所有手机产品,以及各种生态链产品的定价准则。在很多次内部宣讲会上,雷军都和公司高管反复强调公司价值观,他说:“这样的公司其实满足了古今中外用户对商品最本质的期待,所以只要公司选择了与用户站在一起,小米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在小米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雷军曾经多次收到周围人的劝说,希望小米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定价。在小米MIX手机行将发布之际,行业分析师孙昌旭就曾花了几个小时劝说雷军,希望他能制定一个相对高一些的价格,以匹配这样一款带有突破性技术的手机,但是雷军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说,他要防止小米变成他曾经憎恨的那类公司。

克制贪婪,其实一直是小米公司成长过程中的主题之一。2017年8月,在小米的财务分析会上,雷军甚至提出了一个方案——用返券的形式将多赚的利润返还给用户。小米商城负责人随后仿照其他电商“双十一”活动的规则,设计了多种返券形式。没有想到,这些方案遭到了雷军的批评。他说:“返券形式太复杂了,用户会看不懂,所有的返券不要设置门槛。”于是,2017年年底,小米以无门槛现金券的形式送出了1.5亿元现金。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这1.5亿元可全部是实打实的利润啊!

在上市程序启动之后,如何约束小米的净利润一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雷军希望推动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来约束小米的未来之路,他的目标是将净利润比率写入公司章程。这是一个向他尊敬的企业开市客致敬的举动,也是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举动。开市客规定,任何商品的毛利润率不得超过14%,如果超过,需要CEO和董事会批准。雷军甚至比开市客还要激进和理想主义,他希望做出一项规定:小米硬件产品的税后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3%,一旦超过,就要返还给用户。

周受资在知晓公司接收了CDR邀请之后,同时开始了三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他抽出大部分的精力,准备两地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第二,他要和香港证监局做不间断的沟通,参与一个相当于立法讨论的工作,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周受资的团队要和证监局探讨如何保护小股东,同股不同权的界限在哪里。第三,理顺同步创新的工作,研究CDR的规定和在香港上市的规则,进行对比,从而让两地上市没有阻碍。

即使是对经常创造历史的小米来说,同时遭遇这么多第一次的情况也不多见。

周受资对于那段时间的记忆只有四个字——昏天黑地,很多记忆变成了模糊的片段。他只记得,为了确认招股说明书上的一个数字,他晚上12点半给同事耿帅打电话,而耿帅毫无怨言地帮他计算推演了两个小时,然后告诉他准确的答案。他只记得,他在证监会附近的酒店租了一个房间,但是每次都忙到只能去洗个澡就折返回来。他只记得,他每个周六周日都在办公室里,和财务、法务、公关团队以及一众投行、律所等机构一起反复修改招股说明书,写完中文的再写英文的,并和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一个人看中文,另一个人看英文,做文本校准。周受资说:“招股书里的每一个字,我都想过好几遍。”要知道,那份港交所H股版本的招股说明书,足足有600页。

与此同时,小米公司的股权架构也被暂时固定,小米公司通过一封内部信件做出了一项重要声明: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和黄江吉辞去了公司的职务。在这封内部信件中,雷军这样表示:他们都为小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小米奇迹的缔造者。

可以说,处理如此繁杂而庞大的业务,是周受资有生以来面临过的最大挑战。这个新加坡男孩在回忆这一切时说,自己是新加坡的“国家富二代”,他的父亲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一家建筑公司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由于管理不善,这家企业后来遭遇了困境。从一夜暴富到一无所有,这个过程曾经给年轻的周受资以巨大的心理冲击。他暗暗下定决心,这一生一定要参与建设一家伟大的企业,并要让它立于不败之地。雷军曾经对他说:“你这是想对这段童年经历复仇!”周受资想了想说:“复仇二字,好像过于强烈了。”

这个提议让很多一路跟随雷军的外部董事和投资人目瞪口呆。不少人提出了异议或表示反对。这些人对小米的价值观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他们依然难以理解,为什么小米要永远放弃自己的可能性,关闭高额利润的大门?

留给统一思想的时间并不多。此时已是4月上旬,距离提交IPO申请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样一则重大信息,必须在提交IPO申请之前尘埃落定并在招股书中进行披露,从时间上看,这个消息的最佳披露节点就是这个月底的一场产品发布会了。

此时,离发布会的召开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了。

财务团队负责提供这项决议的可行依据,市场团队在紧张筹备发布会事务,公开信的草拟工作已经开始,而另一边,小米的几位高管还在争分夺秒地努力做股东们的说服工作。

2018年4月23日深夜,在小米管理层最后一次与股东们沟通的电话会议上,股东们仍有疑虑异议,以至黎万强在电话会中站起来大声提醒大家:“几十年后回头看,这将是商业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决议。”

终于,在小米IPO的准备阶段,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个机会去引领一家公司,做一件他认为非常伟大的事情。尽管辛苦,但他觉得畅快淋漓,仿佛这样就可以抚平童年的那段伤痛。

硬件净利润率永不超5%

在周受资团队为上市做着各项准备的同时,雷军正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上市后的一个担忧。王川投弃权票时的那番表述并非没有道理,雷军其实也在担心,在资本的游戏规则中,公司盈利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资本永远希望一家公司利润比以前更多。上市之后,小米会迎来众多的外部股东,他们如果不了解小米的业务,就会给管理层施加巨大的盈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能不被这种意见左右吗?其实此时雷军关注的问题的本质是——如果有一天他不做CEO了,继任者能不能继续坚持小米的价值观?

这关系到小米创办时的初心问题。小米是雷军在40岁之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情况下创办的。这家企业关乎他年少时的梦想,更关乎他聚集数十年的商业洞察——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在创办小米之初,雷军就曾经问过自己,怎样才能创办一家百年企业?为了寻找答案,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中国,哪家企业做到了一百年?

雷军第一个想到的企业是同仁堂。在研究同仁堂这家企业的过程中,他发现同仁堂最重要的准则是它的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思是,做产品,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过程虽然烦琐也不能偷懒。换句话说,做产品要真材实料。另外,同仁堂还有另一句话来保证这句话的执行,那就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你所做的一切,只有你自己的良心和上天知道。这让雷军深受震动。他坚信他找到了让企业持久运营的密码——做产品就必须真材实料,而要想让企业坚持下去,就要把真材实料当成信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