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波三折的上市之旅(第3 / 8页)
6月16日至18日端午节小长假期间,雷军把一些高管召集到小米五彩城办公室,大家这一次的工作是修改小米上市路演的PPT。此前数天,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市场的整体温度在走冷,在贸易摩擦的阴霾之下,一些原先疯狂开出高估值并且争取份额的机构开始变脸,此时小米只有把自己的模式和价值讲得更明白才行。
这一次,雷军的完美主义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对各种细节的要求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这三天,是具体执行撰写工作的团队刻骨铭心、痛不欲生的三天。除了凌晨回家睡几个小时的觉,他们全都在五彩城15楼雷军的办公室里。怎么让境外投资者很快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是大家头脑风暴的主要内容。晨兴资本的刘芹提议,一定要把小米的价值观演绎成一个好莱坞式的剧本,小米要用西方人听得懂的方式来和投资人进行对话和沟通。他说:“小米的上市路演应该像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一样激动人心。小米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科技平权的故事,我们不分肤色、年龄、性别,让每个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为了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小米模式,大家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小细节给路演助力,还挑选了几件“道具”,以便在路演时展示。
此时为上市准备忙碌了几个月的雷军和周受资已经累得筋疲力尽。雷军在这段时间更是和各种事件愤然抗争,其中还包括来自外界的一些误解。在修改PPT的这三天三夜里,一贯以精力超级充沛、有超长待机著称的雷军,也会有撑不住的时候,这时他会到办公桌后面的地板上小睡一会儿。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这封公开信一经发出,就引起了大量关注,而“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它甚至引发了众多中国企业家发出“××是谁,××为什么而奋斗”的跟随问,江湖一片回响。比如,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率先发文《郭广昌回复雷军:复星是谁,复星为什么而奋斗》,再比如,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看了这封信后也发文《徐小平回复雷军:真格是谁,真格为什么而奋斗》,等等。这句创业天问,又一次成就了“雷军体”。徐小平在公开信里说,雷军改变了中国制造业的潮水方向。
从这一刻开始,小米公司的上市路演之旅正式开启,所有人都信心百倍,兴致高涨。
路演风云和小米上市
周受资和投行一起递交招股说明书的第二天,雷军从深圳赶到了香港。那一天的行程对于他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在深圳,雷军和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榕见了面,还邀请他参观了小米之家。在香港,雷军率领高管拜访了90岁高龄的商界传奇人物李嘉诚,在午饭的饭桌上,李嘉诚决定通过个人的基金会认购3000万美元小米股票,这个消息轰动了香港!晚上,雷军拜会了香港地产大亨李兆基的长子、恒基兆业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李家杰在这之前担任了小米的独立董事,为小米上市传递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雷军在会上阐述,小米奉行的策略是薄利多销,除了硬件利润,还会依靠内容和互联网服务赢利。划定5%的综合净利润率红线,不会制约小米的发展,同时也是小米鞭策自我、遏制贪婪的一种手段。
这样的做法让人们感到惊奇。一些媒体评论:企业公开限制自家产品的净利润率,小米可能是头一家。有人说,纵观世界性的大公司,这种做法十分罕见。传统的商业思维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断从消费者身上获取最大价值为导向,而雷军正在反其道而行之。
当然,也有一些“是情怀还是套路”的猜测在媒体间流传。一些人认为,小米不是上市公司,不会公布具体的财务数据,因此所谓净利润也就无从核实。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小米从事的硬件行业本身利润就很薄,其实小米根本没有赚到高于5%利润的能力。
其实普通公众并不知道,在这场发布会召开的8天之后,也就是2018年5月3日,小米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几个月后,小米就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而财务报表的披露会成为一项日常工作。这将是世界商业史上首次,一家公司以董事会决议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硬件净利率不超过5%,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小米都已经放弃了在硬件上获取高于5%净利润的权利。
这是小米可以安心上市的前提。
很快,雷军会见“三李”的消息轮番登陆各种媒体。这让一直跟在雷军身边的周受资也不禁感叹——像做梦一样,一觉醒来,全世界都在报道小米!那天晚上,雷军站在四季酒店30层的行政酒廊,俯瞰着灯光灿烂的维多利亚港湾,创业几年来的一幕幕历程,如同电影镜头一样在他脑海里回放着。
最美好的时刻总是宿命一般隐藏着危机,这让很多人即使在最顺利的时刻都保持着最虔诚的敬畏。在这看似风光无两的时刻,一轮接一轮的波折已经在慢慢接近小米。这些波折让其中的当事人饱受折磨。
2018年6月11日,小米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同一天,小米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CDR的招股说明书。小米确定了高通、中国移动、顺丰、中投中财等7家基石投资者,一切看起来都如此顺利。宏观大环境看起来也尚可,就在小米递交CDR招股书的前三天,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在上交所上市,首日大涨44%,一跃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也是一家深受全球化贸易影响的公司,它作为风向标向人们表明,整个市场依然看好全球化趋势。
然而,就在徐洁云买了4条烟,把自己和财务、法务的同事关在一个专门办公区里,昏天黑地地分头逐条回答证监会的12轮问题之时,重大的资本市场震动已经在暗流涌动之中。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接连不断。从2018年1月开始,美国政府先后宣布对中国铸铁污水管道配件、铝箔产品、钢制轮毂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拟对1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再次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360亿美元将在7月6日开始实施。中国随即反击,实行了反制裁措施。累积的矛盾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最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这个历史事件将对小米上市产生重大影响。
正如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后来所说的那样,小米上市撞上了中美贸易摩擦的黑天鹅。只不过彼时,沉浸在紧张准备上市过程中的小米团队,对这场贸易摩擦掀起的波澜会有多大,感受还不深刻。
2018年5月3日,是小米一波三折的上市之旅的开局之日。此时周受资和团队成员已经两三天没有睡觉了,他们终于完成了第一个版本的招股说明书。这一天,一行人穿上西装,在香港的一个印刷社把招股说明书打印完毕之后,兴高采烈地来到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港交所的工作人员递给周受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恭喜你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已经被港交所受理。
那一天,小米招股说明书中的那封雷军的公开信传遍了互联网,这封信向人们解释了两个问题: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这封信既像是小米对外界的自我介绍,也像是小米对自己这些年的创业生涯的总结。小米利用这个机会,再一次向公众阐释了自己的价值观:
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们的工程师醉心于探究前人从未尝试的技术与产品,在每一处细节都反复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远超用户预期。我们相信打破陈规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们能一直赢得用户欣赏、拥戴的关键。
目前,我们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创造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第一。我们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类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1.9亿MIUI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真正让我们自豪的并非这些数字,而是中国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一系列行业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出现而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