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 3、北卡(二)

3、北卡(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34场,13.5分,4.4篮板,1.8助攻,投篮命中率53.4%

后来在篮球圈内有个共识:那场球,鲍勃·奈特完胜迪恩·史密斯。奈特派了一个名叫丹·达基奇(Dan Dakich)的球员去防乔丹。达基奇资质平平,不过,奈特给了他简单明确的指示:"你不要让他反跑,不要让他到篮下轻松得分,你得让他远离篮板。别让他轻松做任何动作。如果需要,给他跳投。"根据奈特和达基奇两人后来共同的复述,达基奇刚领完奈特布置的任务,就冲进卫生间吐了。

迪恩·史密斯连忙打断他,反驳说:"不!我们这里有很多伟大球员,迈克尔只是其中之一。"

不管怎么样,奈特的策略很成功。印第安纳稳扎稳打,而乔丹早早领到两次犯规,对他后面的比赛造成了影响,最终印第安纳以72比68赢得胜利。几个月后,乔丹和鲍勃·奈特在美国国家队共事,奈特还不时嘲笑乔丹,威胁说要把达基奇招进队来,让他专门对付乔丹。

一年之内,乔丹进步如此明显,自然有目共睹。迪恩·史密斯最早的得意门生比利·坎宁安(Billy Cunningham),当时在费城76人队执教,他回母校拜访,看了一次队内训练,当即就跟迪恩·史密斯说:"教练,他会成为北卡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对印第安纳的败仗,让北卡每一名球员无地自容。很多年之后,史蒂夫·黑尔已经成为一名医生,那场比赛却仍是他心底不可触碰的伤痛。黑尔说,他后来再也没看过那场比赛的录像。不过他清楚地记得一点:第二天,他就看到乔丹一个人在球馆里练习,一球接一球地投,一球接一球地投。

乔丹在北卡的第三年,看上去很美好,结果却很失望。

每个运动员都不服输,能够进入北卡校队的球员,至少到高中为止,都是身边同龄人当中最努力的一个,而在这样一群人当中,乔丹的好胜心依然是最强的。重大比赛,普通比赛,训练,跟朋友打着玩,他都无法容忍自己输球。哪怕是玩牌或者打台球,乔丹争胜的热情也显而易见。事实上,为了确保自己获胜,他甚至不惜篡改规则,比如打台球的时候,某一杆没击中,他就会说有人在他准备出杆时突然说话,干扰了他的发挥,不能算,得重来。

巴兹·皮特森动完膝盖手术,再也没回到受伤前的水平,他的上场时间都让给了史蒂夫·黑尔等人。黑尔球风硬朗,防守凶狠----多年以后,总有人问乔丹:NBA谁防你防得比较好?乔丹常说,在教堂山的时候,训练当中黑尔对他的防守,不亚于后来NBA的任何人。

队友们越来越了解乔丹。他们不想成为乔丹的对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乔丹的好胜心实在太强了,他痛恨失败,只有赢了他才会痛快,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让他输了,那简直是引火烧身。

皮特森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可乔丹不这么想。乔丹认为,皮特森有了伤后心理阴影,打球不如从前投入,显得犹豫不决。"你正在丢失某种东西,"乔丹跟自己的好朋友说,"我感觉我一拳打向你心脏所在的位置,手会直接从另一边出来。"当时,皮特森认为乔丹胡说,但后来,当他回过头再看那时的自己,发现真的有些犹犹豫豫,有一种害怕再度受伤的潜意识。乔丹善于在比赛中寻找对手的弱点,所以他也头一个发现了皮特森的弱点。

当然,北卡教练组还是会持续磨练乔丹的技术。大一那个赛季打完,迪恩·史密斯就拉着乔丹看了一段录像,画面显示,他在防守端常常有些放松。迪恩·史密斯问:"迈克尔,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防守上可以变得多好?"史密斯告诉乔丹,如果努力提高防守,他就能成为一名全能球员,不仅在大学,以后打职业篮球也是。史密斯让乔丹不要忘记,篮球场上有一条基本原理:最终,总是防守赢得比赛。进攻在某些时候会背弃你,但防守是基于努力而存在的,只要你肯好好防,防守很少会失常。于是到乔丹大二这年,队友们发现,有些比赛,乔丹在防守上的兴趣比进攻还要大,他会集中精力盯死自己的人。

乔丹不甘心,他还要进步,还要变得更好,但这个时候,迪恩·史密斯却决定让乔丹离开----大学篮坛已经无法让乔丹变得更好,已经容纳不下这条巨龙,是时候让他去打NBA了。

迪恩·史密斯很高兴看到乔丹的进步。高度和速度都是教练教不出来的,是上天的恩赐。乔丹兼具这两样,而且十分"可教"(coachable),如沃西所说,他就像一块海绵,可以吸收接触到的一切。史密斯教练欣喜地发现,在训练中,乔丹正变成一个具有统治力的球员。一对一练习,乔丹基本没输过;五打五的比赛,乔丹所在的一方也总能获胜。

1981----1982赛季

长高了,变壮了,连速度也更快了。前一年40码冲刺跑,乔丹的成绩是4.55秒,这已经非常出色了,而这次,罗伊·威廉姆斯的表掐出来的是4.39秒,有一位教练得到的数值稍慢,但其他人掐出来的时间都更快,最终教练组决定采纳4.39秒。40码,大约36.6米,用4.39秒跑完,这样的速度,全世界只有跑得最快的运动员,比如奥运级的短跑选手,才有可能相提并论。

迪恩·史密斯有个一对一训练项目,练的是爆发力。进攻球员在距离篮筐15英尺远处拿球,防守球员要阻止他得分。全队大部分人都喜欢这个环节,因为可以近距离看到乔丹的表现和创造力,并且见证他完善个人技术的过程。可对那些被指派去防守乔丹的人来说,这就不太美妙了。史蒂夫·黑尔、巴兹·皮特森、吉姆·布拉道克,谁都不愿意成为乔丹的对手,这不只是因为一对一根本防不住乔丹,更是因为每次输给他之后,他回到更衣室里,还要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写在黑板上,并且在名字后面标着罗马数字Ⅰ、Ⅱ、Ⅲ、Ⅳ,意思是说,训练里头,他在你头上扣了一次、两次、三次或四次。

皮特森那年过得很糟糕。他曾经的梦想,他可以达到的高度,都一点一点在眼前破碎。有段时间,他离开球队,回到自己家里。等他再回学校,他发现最盼着他回来的人就是乔丹。乔丹把皮特森的衣服都摆得好好的,裤子挂在衣架上,球衣也细致地折好,这是他欢迎好友回归的特别表示,这说明他在乎皮特森。

技术和名气的提升,并没有削减乔丹的狂妄。相反,乔丹的垃圾话越说越多。

这个赛季,乔丹身边除了有帕金斯之外,还有布拉德·多尔蒂和肯尼·史密斯(Kenny Smith)。这四个人,日后都成为了NBA的高位新秀,其中乔丹、帕金斯、多尔蒂均在首轮前五位被NBA球队选中,肯尼·史密斯则是1987年第6位的新秀。多尔蒂作为迪恩·史密斯时代天赋最好的北卡纯中锋,他这一年的进步是可以预期的,而肯尼·史密斯又是队史上第五个大一就进先发阵容的球员,因此,北卡的实力受到广泛认可。赛季开始前,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支球队不仅要拿冠军,而且会是NCAA历史上最好的五六支球队之一。史蒂夫·黑尔后来说:"我们有一种感觉,跟全美任何一支球队交手10次,我们都能赢9次。"赛季当中,北卡一度取得21连胜,最终却止步于NCAA锦标赛的分区半决赛,败在鲍勃·奈特(Bob Knight)执教的印第安纳大学手下。

迪恩·史密斯这么做,是怕乔丹被过高的外界评价所摧毁,同时也怕北卡内部的平等氛围被打破。史密斯当然是对的,但坎宁安相信,自己说的是事实,乔丹就是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好,他所做的事情,只有少数职业球员能够做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