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 4、探花

4、探花(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乔丹摇了摇头。皮特森明白,决定不是他自己做的。如此重大的决定,乔丹向来遵从权威,而这次的权威,是迪恩·史密斯。

乔丹当然听迪恩·史密斯的。即便后来离开教堂山变成了职业球员,乔丹仍然忠诚于北卡、忠诚于教练。他总在自己的比赛队服底下穿着北卡的短裤,也常跟迪恩·史密斯通电话,向他汇报自己的情况。他的许多朋友觉得,迪恩·史密斯对乔丹而言,就是另一个父亲。

乔丹对史密斯教练的敬意,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反而日益增加。这种敬意的体现,并不局限在篮球场。生活当中的所有事情,乔丹都参照北卡标准,都会琢磨"史密斯教练知道了会怎么想"。乔丹离开北卡几年后,有一次回教堂山打季前热身赛,他和朋友弗雷德·惠特菲尔德(Fred Whitfield)开车抵达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停车场几乎全满,乔丹只好去远离入口的地方找个车位。这时惠特菲尔德发现,在离入口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车位空着,不过是给残疾人的。因为时间真的很赶,于是惠特菲尔德建议,要不就先停那儿吧。乔丹一口拒绝:"噢,不!我不能那么做!如果史密斯教练知道我把车停在残疾人区域,他会让我很难受的,我没法面对他。"

1984年NBA选秀,芝加哥公牛的顺位在休斯敦火箭和波特兰开拓者之后。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当时乔丹这种身材和风格的球员,并未得到NBA球队的一致认可,因此,一个普遍存在的选秀观念是:如果有可能,先选大个子。

人人都愿意在中锋身上投资,因此,乔丹并不是那年选秀大会上最热门的球员。

北卡历代球员都相信,迪恩·史密斯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他永远为球员的人生着想,永远帮助球员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正确的选择,从来不会为了北卡篮球队的成绩而把顶级球员强留在学校里。

对迈克尔·乔丹,同样如此。

1983----1984赛季,乔丹再次入选全美年度最佳阵容第一队,当选全美年度最佳球员,又获得了奈史密斯奖,在大学领域的成就已经登峰造极。如今,每支球队跟北卡交手,总把防守注意力集中到乔丹身上,用联防、包夹等各种办法来对付他。迪恩·史密斯可以预见到,如果乔丹大四这年留下来,面对的压力只会更大,受伤的风险也将提升,那可能会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史密斯觉得,该让乔丹去参加NBA选秀了。

当然,在乔丹正式宣布参选之前,迪恩·史密斯认真打听了一圈乔丹的选秀身价,得到的答案是:顺位将非常高。

费城76人队主教练比利·坎宁安,也是迪恩·史密斯最早的得意弟子,他就很想得到乔丹。76人拥有第5号选秀权,随着选秀大会临近,坎宁安想方设法要换一个更高顺位的选秀权,以便选到乔丹,为此不惜送出手中天赋上佳的主力后卫安德鲁·托尼(Andrew Toney)。"但,这跟我们愿意付出多少根本没有关系,"坎宁安多年以后透露,"因为罗德非常清楚迈克尔身上有什么。"

参选新秀中最好的大个子,是休斯敦大学的中锋阿基姆·奥拉朱旺。奥拉朱旺有身高,又有出色的运动能力和上佳的职业态度,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变得越来越好。事实也的确如此。火箭队把奥拉朱旺选为1984年的状元,后来被证明是个英明的决定。

接下来该选的,圈内很多人觉得应该是迈克尔·乔丹。但问题在于,乔丹是一名得分后卫,不是中锋,也不是大前锋,而且不是组织后卫。以当时NBA的哲学,想围绕一名得分后卫来构建一支强队,是十分冒险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案例证明,得分后卫可以振兴一支球队。当时普遍的观点是:一个优秀的得分后卫,只是一支冠军球队最后的拼板,而不可能成为球队基石。

坎宁安提到的罗德,是当时芝加哥公牛队的总经理罗德·索恩(Rod Thorn)。公牛队拥有第3号选秀权。情况很快明朗了,乔丹的选秀顺位不会低于首轮第3位。这样一来,乔丹在NBA的初始年薪至少会有70万美元,而且合同能签个三到四年,非常不错。于是,迪恩·史密斯决定给乔丹一家做工作,向他们解释,这会是正确的决定。

有两个人质疑迪恩·史密斯的建议。一个是乔丹的妈妈德洛莉斯。德洛莉斯非常想让迈克尔准时完成大学学业,她和丈夫有个梦想,就是看着迈克尔和他妹妹罗斯琳(Roslyn Jordan)同一天在教堂山毕业。最终德洛莉斯被说服了,因为迪恩·史密斯告诉她,迈克尔仍然可以在一两年之后拿到学位。

另一个不急于让乔丹投身职业篮坛的人,正是乔丹自己。乔丹热爱北卡,热爱这里的教练和朋友,热爱这里的校园生活。而且,他们刚刚输给了印第安纳,乔丹觉得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他还想再拿一次NCAA全美冠军。

决定是乔丹的决定,但这一决定,本质上是教练替他做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参加NBA选秀的前一晚,乔丹跟巴兹·皮特森一块儿出去吃饭,那时候,乔丹还不确定到底会怎样。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参加新闻发布会,皮特森还躺在床上没起来。等乔丹回来,皮特森问他如何,乔丹回答:"你不会想知道。"

"我以为你会留下来,"皮特森说,"我以为我们会一起来,一起住,然后一起毕业。"皮特森有些受伤,不仅因为好朋友要离开了,也因为他自己的梦想已经破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