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NBA档案解密:乔丹传奇 > 16、美梦(七)

16、美梦(七)(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想而知,官僚总会干一些官僚主义的事情。到最后,梦之队领金牌时的穿着,成了双方斗争的焦点。

在篮球领域,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美国奥委会不能干涉球员穿什么鞋,却有权指定服装。梦之队的比赛球衣是由Champion(冠军)公司制造的。或许因为Champion品牌标志比较小,又或许是耐克当时不太涉足球衣制造,所以关于比赛球衣,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与抵制。但梦之队领奖服的性质不一样,领奖服由锐步公司赞助制造,其右肩位置有明显的锐步品牌标识,这是许多球员无法接受的----确切地说,这是乔丹无法接受的。

早在接受邀请加入梦之队时,乔丹和经纪人法尔克就明确告诉过美国奥委会、美国篮协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乔丹绝不会穿锐步。很多人认为是耐克在背后授意,但实际上,耐克公司根本没有介入此事。是乔丹和法尔克,尤其是乔丹本人,态度无比坚定。

为成为美国奥运代表团的领奖服赞助商,锐步公司向美国奥委会支付了200万美金,巴克利却宣称:"我有200万个理由不穿这破玩意儿。"巴克利当时也是耐克旗下的代言人。当然,重要的不是巴克利,而是乔丹。乔丹是梦之队的王牌,整个梦之队最终都会听乔丹的。

这么多年过去,领奖服风波的一些细节----谁知道些什么,又是什么时间知道的----已经很难再准确还原。可以明确的是,后来解决争端,有两个办法,一是别针,二是国旗。别针用来固定衣领,国旗用来遮挡品牌标志。

决赛这天早上,戴利一起床就在房间门口看到一张便条,是NBC电视台体育总裁迪克·埃伯索尔(Dick Ebersol)写的。埃伯索尔让戴利派个人去他那儿,拿一下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录像带。戴利叫人去拿来了,他和卡莱西莫先看了一遍,两人都认同,这个时候把那场球放给球员们看,可能会给大伙儿增加一些动力。

赛前四小时左右,全队在酒店集合,录像带却播不了,戴利感觉不妙,但他坚持又把录像带拿到球馆,到了更衣室,总算可以播放了。全队聚精会神地观看了1972年那场决赛,看到最后一分钟,看到裁判连续给了苏联队三次反败为胜的机会,人人都很投入。不过大家有个共识:他们绝不会让自己陷入那样的境地,不会把命运交到裁判手里。他们认为,1972年那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美国队当时没有建立起两位数的领先优势,让对手和裁判有机可乘。有了这样的心态,这盘录像带算是没白拿。

两天前,克罗地亚队在半决赛中一分险胜独联体队,闯进决赛,克罗地亚主教练佩塔尔·斯坎西(Petar Skansi)当时就说:"今天就是我们的决赛。"他明白,要在决赛里击败梦之队,根本是痴心妄想。

到这个时候,梦之队的球员们已经厌倦巴塞罗那了,连巴克利也懒得再去蓝布拉大道闲逛,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在NBA新赛季训练营开始之前养好自己疲惫的身体。他们冲出更衣室,打出一个平庸的开局后,又用惯有的无情方式摧垮了克罗地亚。克罗地亚虽然一度以25比23领先,但最后还是以85比117败北,32分的差距。

彼得洛维奇为克罗地亚攻下24分,算是正常发挥。库科奇这回也有16分9次助攻进账,表现远好过小组赛对美国一战。乔丹称:"我们第二次跟他们交手,我对托尼·库科奇产生了最高的敬意。"不过这话是将近二十年以后说的,在当时,"最高的敬意"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来。

乔丹全场16投10中,得到22分。半决赛与决赛,最重要的两场球,他都是梦之队得分最多的一个。

梦之队如愿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男篮金牌。八场正式比赛,他们场均净胜对手43.75分,一路兵不血刃地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决赛的过程几乎不值一提,梦之队没费多大周折就把对手给拆了。因此,夺冠之夜,最吸引人的故事不在比赛本身,而在赛后的颁奖典礼上。

你很难想象,美国奥委会一直仇视着梦之队,这从当初在波特兰就开始了。他们不喜欢梦之队受到如此特别的关注,他们更厌恶梦之队处处搞特权----单独的住所,额外的安保,对比赛门票的索求,一切的一切都深深激怒了美国奥委会。

同时,在美国奥委会的眼中,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当时美国奥委会的主席哈维·席勒(Harvey Schiller)后来承认:"确实存在一种顾虑,担心NBA接管。NBA已经把人安插进了美国篮协的决策层,要怎样阻止他们渗入美国奥委会的决策层呢?有人把这视为职业体育毁灭奥运运动的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