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逃庄 > 4.袁非看见一个女人正往下行的电梯里走

4.袁非看见一个女人正往下行的电梯里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想着钱袋子的事,袁非乘坐的电梯到了他要的楼层。他走出电梯,看见一个女人正往旁边的下行电梯里走。这个女人的背影触动了袁非的某根神经,他晕乎乎地看着电梯关上门,而一时无所适从。袁非呆呆地站在那儿,许久才有了结果:如果刚才进电梯的女人真是陈红梅,如果陈红梅是自己开车来的,他还有机会在大厦的拐角处拦住陈红梅的车。

袁非跑楼梯到了大厦外边,他站在拐角那儿,看见一辆别克轿车缓缓从地下停车库驶出来。袁非看见驾车的陈红梅把车靠在路边,从车里跨出来望着他,眼里泛着泪光。

袁非走上去拉起她的手,激动得一时没了语言。陈红梅拍拍他的肩,拉他往自己身前靠。她用脸轻轻贴了一下袁非的脸,在他的耳边小声说:“你猜我今天到这儿来做什么?猜中有奖。”

袁非不习惯这种亲密方式,不由自主地往后靠了靠,退后半步看着陈红梅。他说:“红梅,你看我的脸上满是沧桑,你却一点都没变,真是富贵养人啊。”

陈红梅柔柔地笑了起来,说:“我的好朋友,男人就要有沧桑感才有魅力。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呐,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根据日程安排,侯峰今天该去成都办理200万股林韵股份的场外交割。他在早晨醒来以后觉得这样安排不妥,应该先把对倒过来的那200万股搞定,因为这些股票的价格比议定的价格要高一二元,这种差价必须在去成都前扣出来,要不然可能会被金恒公司长期无偿占用。侯峰在电话里给桑老板说明了这层意思,桑老板“哈哈”笑着说可以理解,同意了侯峰暂时不去成都的提议。

侯峰到天牛公司时,钱晓康和董正华正在跟老周联系,他们准备在集合竞价的时候对敲3万股林韵股份。钱晓康看见进门的侯峰有些意外,问他怎么没去成都?侯峰把他拉到另一间办公室对他说了早晨的想法。钱晓康按着额头说,我刚才在跟老周打电话时也觉得有问题,可就是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天上证指数跳低开盘,林韵股份却被钱晓康他们对敲到23.50元高开。侯峰昨天下午想做这只股票的收盘价受到海翔集团的无情打击,今天就不想再参与对敲股票。他跟高晓丽联络,问她们见到金恒公司的人了吗?高晓丽说正在打铁巷营业部跟他们办理股票交割,我们这边约的客户还没有到。侯峰说不着急,要她们跟客户搞好关系,不要让客户有担风险的感觉。他还说他现在去办理划给海益公司的1500万,减轻一下她们的工作量。这1500万全在天牛公司打进了百分之十保证金的账户里,这些账户必须客户自己去开户的证券营业部办理转户手续,整个过程需要几天才能办完。

侯峰随后给海益公司打电话,电话响了七八次也没人接听,他觉得不对头就打了陈红梅的手机。陈红梅告诉他,她和小覃正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小覃发高烧39.5度。侯峰说,我马上赶过去。

今天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下午在跌了50多点以后便展开强劲反弹,收盘时只跌去10多个点。袁非袖手旁观了一整天,他不认同下午见到的1956这个低点,认为昨天那根大阴线太长,大阴线第二天的长下影线往往只是下跌抵抗,明天还会继续下跌。别的经纪人忙着进货的时候,他在闭目养神。

袁非重视起陈红梅的提问,他思索一会儿说道:“我刚才只是在电梯口看见你,不知道你去的是哪个部门?我猜想,你作为一个商人到这儿来,一定跟钱有关,这样就排除了副刊部跟体育部等与经济无关的部门。你来这儿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来广告部给公司打广告;第二,去新闻部联系无偿或有偿新闻,我不知道现在报社还敢不敢做有偿新闻;第三就是找朋友聊天。我知道你是忙人,现在是下午的黄金时间,闲聊的可能性不大。我猜你到这儿来是打广告,而且普通的商业广告用不着你亲自出马,你到这儿来打什么广告?”

袁非在收市以后立即关上电脑,他已经有几年不做收盘作业了。袁非在刚入市的时候,每天都要在收市以后将一天的走势描绘下来,回家以后再把它转录到条形纸上,晚上再拿出来对照以前的记录,研究第二天的走势。这样几年下来,袁非对大盘的走势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完全用不着去看各种技术指标,大盘上午开盘一刻钟后,一天的走势就在他的大脑中延伸下去,收盘时回过头来对照,误差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任何一件事物,你只要数年如一日地跟他交流下去,都会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袁非打开电脑台的抽屉,拿出一个黑皮子的公文包,包里装有两篇文稿。他十年前在报社干过一段时间经宣工作,那时候认识的一个朋友现在在“金江财经报”做证券版的编辑。“财经报”每个星期天有一版股民园地,主要刊登一些股票知识和股民文化。这位编辑朋友约袁非写一点股市中的小品。

袁非有一张文科的自考大专文凭,还有在做小青年的时候玩过一阵子文学,有一点文字功底。他春节期间闲来无事想起这位朋友的重托就信手写了两篇,久不动笔,想不到写起来比过去还顺畅一些。袁非上午已经跟这位编辑约好,下午收市以后送稿子过去。

袁非坐月票车来到城中心,“金江财经报”在这里的一幢气势宏伟的大厦里。他站在大厦前像看天一样望着楼顶,心里想着这里的写字间租金一定不菲。

“金江财经报”创刊只有几年,发展如此迅速真是天从人愿。三年前,那位朋友调进这家报社的时候,袁非还劝他三思而后行。本市有晨报、晚报在先,“财经报”能有多大发展空间,稍不留意就会沦为一份小报,永无出头之日。传媒这个行业的可塑性真是太大了,怪不得四川电器被成都商报间接收购时,它的股价很快便翻了一番有余,炒作这只股票的一家机构赚得眉开眼笑,钱袋子装不下了还不撒手(一年以后,这家机构想把1000多万股筹码成捆打出来,市价18元的股票喊价12元都没人敢要。其中有个原因是别的机构怀疑他们不只有这些筹码,认为这只股票的控盘程度起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