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陈红梅拿到离婚判决书那天要袁非去了她的新家(第1 / 3页)
一只股票上涨的初期,人们往往怀疑它是不是真涨,是不是有人在拉高出货;当股票涨了一大截,量也放出来是真的在涨,这时追进去应该还是不会错的。在野外点过篝火的人都知道,一旦架子柴燃烧起来,形成熊熊大火,你想灭它也不容易了。一只股票的上涨过程跟这个完全一样,在它上涨初期是最难把握的,也是股民们疑心病最重的时候。一旦形成气候,怎么都会涨上去的,大盘下跌它也会涨上去。
涨上去以后呢,人的贪婪之心就开始作祟。赚百分之十还要贪百分之二十,贪到百分之二十还以为有百分之三十在等着他。股票放量下跌也认为是正常回挡;后来股价跌到成本价附近,这时卖出还来得及,可这些人往往又开始懊悔,后悔赚了百分之十都没卖,在悔恨的同时不甘心的想法轻易就会露出头来。赚了百分之十都没卖,为啥现在来卖。
再后来自然就被套住了。套住了就抱有侥幸心理,反正迟早会涨起来,世上哪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最后就是恐惧,股价跌得面目全非,还有人说会再跌,还要跌到某某价位去。1994年7月上证指数跌到300多点,还有股评人士说会跌到200多点。当时的100个点是什么概念,粗算一下就会知道还要跌百分之三十以上。袁非认识的一个股友就是在330多点割的肉,10块钱的股票在3块钱卖出,可谓是惨烈。
袁非认为做股票其实就是跟自身的弱点作斗争,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操盘手。他反省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的修行依然不够,今后还需继续修炼。说实在的,世上最难搞懂的是女人的心,而股市比女人的心还困难百倍。所以人们常说股市无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仔细想来,这话很有些道理。
袁非摇摇头:“你刚才说在海益公司的最后一个决定……”
“袁非,那是你理解错误。我是说离开这段时间前的最后一个决定……”
“红梅,你把以后的打算给我透透风,让我心里也好有个底。”袁非不满地说:“刚才你作出这么大的决定,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
陈红梅说:“这事昨天晚上才定下来,没有时间告诉你。”
袁非嗫嚅着问:“刘大老板回金江了?”
5月8日,星期二。五一长假过后,海益公司的全体员工精神饱满的准时到了公司。钱晓康和女儿钱晨这次长假去了新加坡,昨天下午才回来,他今天也一早就赶到了公司。
陈红梅利用开盘前的一点时间主持开了个短会。她说:“我近段时间主要精力要放到九龙山开发项目上,海益公司的日常事务就由侯峰负责,不过,操盘室的工作直接由海翔集团的刘长平领导。袁非,你们今后有什么问题跟他商量着办。”
陈红梅看看小覃说:“覃桂珍同志这三个月来学习刻苦,工作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我在公司的最后一个决定就是将她的工资提到三千元一个月。如果小覃愿意,我可以代表海翔集团欢迎她成为集团的新成员。”
袁非带头鼓掌。小覃被同事们热烈的掌声弄得满脸通红,看上去更加娇艳动人。
陈红梅在短会结束后回了办公室。袁非跟进来和她商量能否将林韵股份拉抬一下。4月25日的暴跌将林韵股份打到35元,他准备将股价作小幅拉升,最好能拉到38元附近。
陈红梅不想瞒他,说:“昨天上午到的。他下午召集证券投资这一块的负责人开了一个会,有些事以后给你讲。”
陈红梅临走时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交给袁非,要他中午抽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
今天上证指数以2119点开盘,高开半个点。林韵股份的开盘价是35.80元,跟前一个交易日持平。袁非看大盘买气不错,于是跟南京的赵奇一起把股价对敲到36.80元。
袁非到公司前给赵奇打了个电话,主要是怕他不能按时上班。赵奇接听电话的时候已经坐在电脑前,毕竟是老操盘手,知道大假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会有行动。
袁非这天仍是边拉边出,林韵股份涨了近一块钱,他反而卖出去三万股。做股票的人免不了喜欢追涨杀跌,这跟传统文化讲究的趋利避害倒还相吻合。古训有之,照着做应该不会错,但人性的弱点——怀疑、贪婪、懊悔、侥幸心理,还有恐惧,往往把这条古训搞颠倒了,趋利趋在了最高点,避害避在了最低点。
陈红梅看着他,笑着说:“我才宣布这些事由刘长平负责,怎么好再管呢。”
袁非说“你既然几分钟前还有权决定公司的事,现在把我这件事搞定不是太困难吧?”
陈红梅拍拍他的头说:“就照你的意思办吧。只要不突破林韵股份的前期高点,集团公司那边不会说什么的。”
袁非说:“红梅,海益公司的事你不能就这样撒手不管,海翔集团的二千万林韵股份还没有开始出货呢。”
陈红梅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以后不管公司的事了,我说的只是暂时由侯峰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