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6 / 13页)
“咋了?人家两个人搭档,赚了那么多钱,说明人家自有一套矛盾统一、逻辑自洽的分析方法。”
林勇习惯性地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老哥啊,你中毒真是太深了!那我再问你,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跌了70%,你还坚守在市场里找什么数据、什么价值?风向不对的时候那些都没用,只能跑!”
这回老兰没接茬儿,思考着对方的话,半天没出声。
“这么多年下来,多少还是赚了一点儿……”
“年化平均有20%吗?”
“那咋可能?那比巴菲特还厉害了。也就个位数吧。”
“老哥,我做股票这几年,年化回报66%!”
老兰一听,目瞪口呆:“不可能吧,你是咋做的?”
称赞曹明华的同时,他也把自己抬高了。
林勇连忙点头称是:“能被她信任的人,绝对了不起。老哥,你以后要多提携小弟啊!”
老兰做了个不在话下的手势:“小意思,这个事我会跟岳总沟通。他们到处瞎跑,找不回来一分钱做股票质押。你的钱又不是偷来抢来的,有啥不能合作的?本来对我们就是好事嘛。”
“那小弟可是感激不尽哪!”林勇大喜,“事成之后,我提50万给老哥当感谢费!”
老兰吃惊地屏住呼吸,自己只是帮公司正常推进业务,就会得到这么丰厚的额外酬劳吗?
“咋做?跟风做!股市赚钱就靠有风,顺着风势鸡犬都能升天,母猪都能上树!”林勇说着激动起来,“我操盘一向灵活多变,从不采用单一策略套死自己。风口在哪里我就跟着去,准没错!”
老兰马上反驳:“可是你这风险多高啊!还是价值投资稳妥!”
在林勇看来,这人简直无可救药:“老哥,价值投资只是个口号,纯粹骗人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还是因为赶上美国‘二战’后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期才成功的。而且人家纽约证券交易所1792年就成立了,咱们沪、深两市整整晚了200年。在这么不成熟的市场里头怎么搞价值投资?”
“市场不成熟咋了?有价值的东西永远有价值。”老兰还是不服气,“巴菲特投资前也是要认真做财务测算和市场分析的,不是闭着眼睛胡投。”
“你是财务出身,但是你知道吗?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了,EBITDA这个词汇就是‘狗屁利润’。什么意思?就是不要迷信财务数据!”
林勇仔细端详着他脸上的每一个表情,进一步说:“这还只是开始。后面更重要的是信息。只要得到有用的信息,甜头有的是!”
老兰连连摆手:“林总,股票质押我可以帮忙,反正对成明资本有利。打听消息我可做不来,别搞成内幕交易啥的,我担不起这个法律风险。”
“我的亲哥,你自己也炒股吧?难道不明白地产就是地段、地段、地段;股票就是信息、信息、信息?”
“我这人不爱冒风险,买股票都是价值投资。”
“那你赚了还是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