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互联网大败局 > 第一章 转型失败:再赚钱的领域里也有失败者

第一章 转型失败:再赚钱的领域里也有失败者(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后,艾瑞机构中肯地给出了初步建议:“飞虎乐购在未来的实际运营中,须充分依托富士康集团所积累的优势,从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来提升其网站的访问流量及用户购物体验,才有可能以后来者的身份逐步跻身于3C网购的前列。”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不得不接受“转型”。企业转型通常来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被迫转型——当企业自身问题突出、矛盾重重时,不转型就意味着死亡,这时,转型对企业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第二种是预见式转型——企业的领导人有着超强的战略洞察力,在危机来临前夕,主动积极的迎合。预见式转型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从而得以提前完成转型。

这种看法,代表了业内许多人士的观点。他们都认为,飞虎乐购选错了模式,将工厂优势等同于采购优势。与国内一些知名电商比起来,飞虎乐购从品牌商那里所采购的物品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是,由富士康公司所代工出的产品,如惠普、戴尔和索尼等品牌,也要从二三级渠道进货;还有一个就是,富士康公司是苹果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代工厂,然而飞虎乐购上线一年多了,连一款苹果的产品都没有。

红星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家居行业,因而,其转型更多体现在运营模式上。1986年成立时,红星公司仅是一家家具生产厂家,连销售这一块都全交由经销商解决。这样一来,产品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就都让经销商分摊了。为此,1988年,红星公司开始了第一次转型:采用自设门店的形式实现产销一体化。正是这一转型成功,让红星公司迅速壮大起来。1991年,红星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转型,通过租赁商场的方式来实现更大盈利。在商场内,既卖自家的产品,也接受其他家居厂家入驻,还代销他人的产品。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红星公司在获取巨大回报的同时,也发现了这种租赁模式存在不少问题。比方说,所租赁的房屋并不适合做家居产品的卖场,且环境较差,改造成本高;租赁价格较高,抬升了运营成本;涨租及不能续租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服务缺乏足够的保障。这些让持续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红星公司再次转型,开始自建商场,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来达到厂商与消费者共赢的目的。

实际情况是,富士康公司作为制造型企业时,在品牌商那里具有话语权。但当它转变为零售商的身份时,在品牌商眼里,他们自己的身份也随之转变。因而,在为它提供产品时,也就是完全的零售商政策,在价格上也就毫无优势可言。就这样,飞虎乐购所销售的产品,并不具备郭台铭所设想的那种优势。没有价格优势,飞虎乐购与京东商城这些同行比起来,还存在产品线不够健全、没有自建物流而导致的送货速度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就让飞虎乐购在获取经济利益方面大打折扣。

车建新创立的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公司)成立于1986年,2007年荣获“国内影响力品牌领袖大奖”和“家居家装行业影响力品牌领袖大奖”,2008年销售总额突破235亿元,连续5年荣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前50位。目前,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11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了150家商场。从运营角度来看,红星公司之所以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其准确的市场动态把握和及时的市场定位调整。换一种说法就是:能够随时把握市场变化的节奏,成功地进行运营模式、经营特色上的转型。

为了扩大销量,飞虎乐购曾做了两项重要性部署——一项是在飞虎乐购之外,组建了富士康公司电子商务部,以福利的形式给富士康公司80万员工发放乐飞虎乐购购物卡;另一项是从3C扩展产品线,将飞虎乐购打造成百货供应商。但是,这两项部署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据富士康内部员工透露,飞虎乐购购物卡并不是给每位员工都发放了。而那些领取了购物卡的员工,对价格极其敏感,以致成交的订单所获得的利润非常低。即使是这样,员工们的购物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自飞虎乐购成立后,每天成交的订单量不过700单。因为富士康公司内部没有人懂百货的运营,以致当百货的销量上不去时,现金流和库存方面的压力骤增,时间一长,就成为了经营上的负担。

富士康公司之所以由制造业开始向电子商务转型,与当时全球大的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公司的订单明显减少。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开始寻求新的业务模式,大力开拓内地市场来缓解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由此,推出了B2C电子商务网站飞虎乐购,希望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新业务增长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推出飞虎乐购,有利于富士康公司加强自身对渠道的控制,让生产、销售和服务都处于自己掌握之中,从而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和提升发展空间。

与一般电商不同的是,红星商城不仅卖货,还对外招商,以网店的形式吸引卖家入驻。就如同那些实体商城建好以后大力招商一样,红星商城也拟定了详细的招商措施。比如说,商家入驻后,不收取租金等。同时,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凭着多年积起的声誉,红星商城推出后,吸引了很多家居厂商通过交纳保证金的方式入驻。然而,令这些商家没想到的是,自入驻后,不要说卖产品了,连个光顾的客户都没有,用一位入驻商的话来说是:“从开店到现在一个订单都没有!连个鬼都看不到!一毛钱都没赚到!一个东西都没有卖出去!十几万的客人在哪里!我们都觉得心里慌了!”显然,这个入驻商的言语中满是激愤。由此,入驻厂商与红星商城之间的矛盾一步步累积,终至不可调和,于是他们纷纷要求退出商城,退还保证金。

飞虎乐购主营业务为电子消费产品,其次是部分日用百货产品。所销售的商品包括IT计算机、手机通讯和日用百货等,除了富士康代工的品牌产品外,还包括其他厂商的品牌。其销售、支付和配送模式与国内电商基本相同,商品售价对内部员工实行优惠。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红星商城够得上大气。不仅商品多、品类全,而且页面多姿多彩,宣传图片精致、逼真、艳丽甚至奢华,让他们定位的中低档产品,也有高大上的品位。还有就是宣传内容上格外富有人情味。比如说,在推出的一款地板产品上,他们这样表述:“作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相信您对于地板的选择,始终都保持着一份睿智。好的地板是一个家的基础,只有脚能感觉到舒适,生活情趣才能得以灌输。您的房子是什么样的风格,那就搭配什么样风格的地板,不仅有协调之美,更让人感到舒适。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地板,地板的艺术源于生活,更出于您对生活的爱。”

从飞虎乐购网站的推出时间来看,富士康公司可以说是国内最早进军电商的企业。并且,在外人看来,凭着“世界代工大王”的盛誉,再加上起步早以及网罗人才的决心大,飞虎乐购应该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然而,刚进入2013年3月,就有可靠的消息传出:飞虎乐购已进入清算阶段,面临倒闭。实际情况是,在2012年12月,飞虎乐购董事长杜家滨就选择了离职,随后,又有大量中低层员工选择了离职。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飞虎乐购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

1.不是每次转型都能成功

从现实中的各种实例来看,从传统型企业跨到流通产业,再跨到电子商务,其中鲜有成功者。而那些成功企业,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其他电商平台来展开电子商务的。当初,郭台铭就曾找到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希望以不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京东,但被刘强东拒绝。有人就认为,郭台铭把做电商想得太简单了,认为花钱就能做好。富士康公司的优势在制造资源上,如果当初飞虎乐购定位于销售订制类物美价廉的产品,反而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互联网领域,转型实质上就是巨大的挑战。即使是主动而为,也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在这个领域,有钱好办事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发挥神力。比如说,实力雄厚的海尔公司与大名鼎鼎的Argos公司的联手,不到三月就以解散示众;财大气粗的富士康公司向电商转型,最终也难以为继。

在2010年8月,富士康公司将飞虎乐购正式对外开放时,著名的艾瑞咨询机构就不失时机地对飞虎乐购的优劣势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飞虎乐购存在资金、采购和未来的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存在缺乏流通渠道的运营经验、在用户消费习惯方面缺乏优势等方面的劣势。他们指出,飞虎乐购的面世,首先带给富士康公司的是巨大的机会。当时,国内网购市场正呈高速发展态势,用户对网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其中,像飞虎乐购所销售的数码、通讯和IT类的产品需求量最高。把握住这些机会,将极大地促进飞虎乐购的快速发展。为此,飞虎乐购必须着力解决自身还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网购市场竞争激烈、在用户吸引方面和提高用户忠诚度方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平稳方面缺乏经验等。

然而,事实表明,在现实中有着超强战略洞察力的领导可谓少之又少。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形都是企业通过一个产品一旦过上了好日子,随后便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维护这项产品或围绕这项产品进行调整上。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只能保持两三年。两三年之后,企业领导层才在突破无望的情形下想到了转型。这种被迫转型的企业在转型方面也花费了不少气力,但往往事与愿违,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2012年8月,红星公司名为“红星商城”的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推出网上购物商城,经营的内容还是红星公司主营的建材、家具和家居这三大类;在经营特色上包含了家居品牌团购、精品选购、装修咨询和家居助手之类的服务内容;运作形式与其他电商没什么区别,无外乎消费者通过在线挑选商品、下单,然后由物流进行配送。当然,也包括30天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之类的售后服务。

一位熟悉飞虎乐购内情的人士透露,自进入2012年,飞虎乐购的流量就一直走低,进入2013年,这种趋势还在延续。并且,飞虎乐购在内部运营和管理上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运营上来说,飞虎乐购由台湾人创立并运营。他们的整个运营思路并没有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显得封闭而保守,以致整个团队在创新上缺乏动力。从管理上来说,现任负责人已被架空,而公司管理层又不怎么懂电商,再加上内部分歧很大,很难达成统一意见,也就严重影响了战略发展。还有就是业务发展上存在定位错误。飞虎乐购经营的产品主要针对内部员工,有人为此形容道:“这样面向内部人员销售的经营方式,就好比把实体店开进了监狱中。”

从红星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成功,首先与其转型的成功分不开。在2012年之前,红星公司还没有过转型失败的情形。不过,应该看到,红星公司在2012年之前转型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传统运营模式之上的。而进入2012年,国内正是电商崛起的时候。电商崛起,同样对传统的家居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不管红星公司愿意不愿意,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电商的挟裹下,其家居市场销售份额不再是受到蚕食,而是被赤裸裸地切割。因而,面对新形势,进行新的运营模式转型也就成为了红星公司的必然选择。

虽然飞虎乐购是由富士康公司总裁郭台铭亲自操盘的项目,但电商界普遍认为,他实际上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在2009年飞虎乐购成立时,郭台铭曾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将自己的产品由制造延伸至终端零售,让从生产到线上交易的整个过程都处于自己的掌握之中。然而,他的一些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原中国新蛋网CEO顾建兴就认为郭台铭打错了算盘:“许多做法不为电商人理解,犯的都是低级错误。已经在死路上,不如趁早关门算了。”

1996年,红星公司在市场推广上进行了转型,实施了打造品牌的策略。当时,他们提出了这样一句口号:“像炼油一样,不断把好的提炼出来,把差的淘汰出去。”这种做法,一度让红星公司成为了中国家居市场优化品牌、升级市场的引领者。1997年,红星公司创建连锁品牌市场,在全国通过连锁运营的模式来实现快速扩张;2003年11月,建设绿色生态家居商场,将商场打造成为融商业经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购物中心;2007年,参照西方Shopping Mall模式,推出了情景化布展与体验式购物相结合的商铺模式;2008年6月,在上海推出了大型公园式家居商场。到2012年,随着第100家商场落成,红星公司在成为中国家居流通业第一品牌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内家居行业第一个拥有百家商场的企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