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后疫情时代 > 第四章 地缘政治的重构

第四章 地缘政治的重构(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a id="note9n" href="#note9">[9]</a> United Nations, De#note10"&gt;[10] Subramanian, Arvind, “The Threat of Enfeebled Great Powers”, Project Syndicate, 6 May 2020,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ovid19-will-weaken-united-states-china-and-europe-by-arvind-subramanian-2020-05.

此外,在所有的冲突地区,许多武装组织正在考虑如何利用新冠疫情的机会,继续推进他们的目标(比如,在阿富汗,塔利班要求政府释放该组织的囚犯;在索马里,索马里青年党正在利用新冠疫情带来的契机,伺机颠覆政府)。2020年3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停止军事冲突,但各武装组织对此置若罔闻。在2020年,有43个国家报告了至少50次有组织的暴力事件,其中只有10个国家积极回应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这一呼吁(而且大多数只是简单表示支持,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在31个长期面临冲突的国家中,相关各方不仅没有采取措施回应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反而变本加厉地扩大了暴力冲突的规模。<sup><a id="note28" href="#note28n">[28]</a></sup>人们原本以为新冠疫情及其造成的紧急卫生事件或许会遏制长期以来的冲突,甚至会推动和平谈判进程,但事到如今,这样的希望已经落空。这也再次证明,新冠疫情不仅不会遏制令人忧虑或充满危险的趋势,反而会加速这种趋势。

富裕国家对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发生的悲剧视而不见,这实际上非常危险。风险会通过某种方式传导出去,加剧世界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混乱。最脆弱国家和最贫穷国家发生的经济困境、民众不满和饥馑问题向富裕国家扩散的显著形式之一,有可能就是爆发新一轮的人口大迁移,就像2016年发生在欧洲的移民潮一样。

<a id="note1n" href="#note1">[1]</a> For a discussion of current forms of nationalism, see Wimmer, Andreas,“Why Nationalism Works”,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19,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world/2019-02-12/why-nationalism-works.

<a id="note2n" href="#note2">[2]</a> Rudd, Kevin, “The Coming Post-COVID Anarchy”, Foreign Affairs, 6 May 2020,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20-05-06/coming-post-covid-anarchy.

<a id="note3n" href="#note3">[3]</a> Rodrik, Dani, The Globalization Parado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预测未来是傻瓜才玩的猜谜游戏。事实很简单:没有人能够合理或明确地预判中美对抗的走向——唯一可说的就是,这种对抗会不断加剧。疫情已经导致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对抗不断加剧。面对新冠疫情,美国可谓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影响力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或许正努力利用这次危机,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我们恐怕很难判断中美战略竞争的未来格局,但它可能在下列两种极端情形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缓冲下,不断恶化的两国关系得到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两国进入长期全面的敌对状态。

_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脆弱国家、走向失败的国家和已经失败的国家这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易变且脆弱的。在当今这个错综复杂的适应性世界,非线性原则是指一个脆弱的国家很可能转瞬之间就变成一个失败国家,而在国际组织的协调下或在外来资本的推动下,一个失败国家同样也能快速地改善国家状况。未来数年,随着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困难,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世界上最贫困、最脆弱的国家会经历单向变化——从糟糕变得更糟糕。简言之,展现了脆弱特征的许多国家都会遭遇失败的风险。

当前,国家脆弱性仍然是最为重大的全球性挑战之一,这个问题在非洲地区尤为普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多重的、相互交织的,既包括经济不平等、社会问题、政治腐败和效率低下,又包括国内外冲突和自然灾害。目前,有18亿~20亿人生活在脆弱国家,而这些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因此在后疫情时代,这个数字必定会继续升高。<sup><a id="note26" href="#note26n">[26]</a></sup>这些国家脆弱的本质——国家能力孱弱,不能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安全,决定了它们无力应对新冠病毒危机。在正走向失败的国家和已经失败的国家,形势更为糟糕。这些国家几乎都是极端贫困和频繁暴力的受害者,它们几乎不能或者再也不能履行教育、安全或治理等基本的公共职能。在公共权力缺失的情形下,无助绝望的民众往往会沦为帮派斗争和犯罪事件的牺牲品,经常需要联合国或邻国(并不总是心怀好意)的干预,才能避免陷入人道主义灾难。对于许多这类国家而言,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会让它们进一步失败和沉沦。

鉴于上述所有原因,我们要再次强调一点:与更加富裕的经济体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冠疫情给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带来的伤害要更加深重和久远。新冠疫情会摧毁世界上一些最为弱势的群体。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灾难会引发某种形式的政治不稳定和暴力事件,因为最贫困的国家会面临两难困境:首先,疫情导致贸易和供应链瘫痪,会立刻出现汇款中断或饥饿人口增加等灾难性后果;其次,从更深层面来看,这些国家会遭受长期、严重的失业和收入损失。正因如此,新冠疫情很可能会给最贫穷的国家造成极大破坏,而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会以更快的速度产生社会效应。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新冠病毒导致的任何封禁措施或卫生危机,都有可能快速造成广泛的绝望和失序状态,从而引起大规模动乱,并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对于还在冲突中煎熬的那些国家来说,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尤其具有杀伤力,不仅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人道主义救助和援助的中断,更会限制维和行动,延缓为了终止冲突而开展的外交努力。

<a id="note4n" href="#note4">[4]</a> Pastor, Lubos and Pietro Veronesi, “A rational backlash against globalisation”,VOX, 28 September 2018, https://voxeu.org/article/rational-backlash-againstglobalisation.

<a id="note5n" href="#note5">[5]</a> Huang, Yanzhong, “U.S. Dependence on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from Chin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log post, 14 August 2019, https://www.cfr.org/blog/us-dependence-pharmaceutical-products-china.

<a id="note6n" href="#note6">[6]</a> Khanna, Parag, “Post-pandemic: welcome to the multi-speed world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Global Geneva, 26 April 2020, https://www.globalgeneva.com/post-pandemic-welcome-to-the-multi-speed-world-of-regionaldisparities.

<a id="note7n" href="#note7">[7]</a> Global Business Alliance, “Inbound Investment Survey”, May 2020, https://globalbusiness.org/dmfile/Global BusinessAlliance_Inbound Investment Survey Findings_May2020.pdf.

<a id="note8n" href="#note8">[8]</a> Paulson, Henry, “Save globalisation to secure the future”, Financial Times, 17 April 2020, https://www.ft.com/content/da1f38dc-7fbc-11ea-b0fb13524ae1056b.

地缘政治冲击往往出乎观察人士的预料,其连锁反应会产生二阶、三阶甚至更多阶后果。然而,就目前而言,哪些国家面临的风险最大呢?

所有依赖大宗商品的国家都正面临风险(挪威和其他几个国家不算)。在本书撰写之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崩溃对这些国家造成了特别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加剧了新冠疫情导致的问题和其他相伴而生的问题(失业、通货膨胀、医疗卫生体系能力不足,当然还有贫困问题)。对于俄罗斯联邦和沙特阿拉伯等比较富裕和发达的能源型经济体来说,油价的崩溃“只是”代表着一次严重的经济打击,会让它们的财政预算捉襟见肘,让它们的外汇储备面临压力,会给它们带来严重的中长期风险。但是,对于南苏丹等低收入国家而言,石油几乎就代表着它们全部的出口收入(占比为99%),因此疫情带来的冲击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毁灭性后果。在其他依赖大宗商品的脆弱国家,情形也相差不多。在厄瓜多尔或委内瑞拉等石油国家,出现彻底的崩溃也并不稀奇,因为病毒会迅速摧毁这些国家为数不多的正常运转的医院。而在伊朗,除了大量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外,美国采取的制裁措施更是让形势雪上加霜。

目前面临特别风险的许多国家位于中东和马格里布地区。早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已经日益严峻,大量青年人口失业,造成了社会动荡。新冠疫情、油价崩溃(部分国家面对这一问题)和旅游业冻结(旅游业是这些国家重要的就业和外汇收入来源)这三重打击有可能引发类似于2011年“阿拉伯之春”那样的大规模反政府游行示威活动。2020年4月底,在疫情封禁期间,由于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黎巴嫩爆发的多场骚乱就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新冠疫情让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在许多国家,疫情可能会导致人道主义危机和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预计,2020年,受到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影响的人口数量将翻一番,增至2.65亿人。新冠疫情导致交通受阻和贸易受限,再加上失业率上升和粮食供应受限或中断,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社会动乱,并会导致大规模移民和难民潮。在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新冠疫情提高了贸易壁垒,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因而加剧了本已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形势是如此严峻,以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戴维·比斯利在2020年4月21日警告联合国安理会,在也门、刚果、阿富汗、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和海地等30多个国家,有可能“多次发生大规模饥荒”。

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疫情封禁措施和高收入国家的经济衰退会给下列人群的收入带来重大损失:贫困劳动者和依赖他们的群体。在尼泊尔、汤加或索马里等国家,海外汇款在GDP中占据很大比例(超过30%),而本次疫情导致海外汇款下降,就体现了上述观点。它会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冲击,并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疫情封禁措施给世界多国带来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冬眠”,将会导致中低收入国家的海外汇款收入减少20%,从2019年的5540亿美元降至2020年4450亿美元。<sup><a id="note27" href="#note27n">[27]</a></sup>在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菲律宾等较大的国家,海外汇款是对外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疫情会给这些国家带来许多困难,让它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更加脆弱,面临实实在在的动荡风险。旅游业也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许多贫穷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埃塞俄比亚,旅游业收入约占国家出口总额的一半(47%),因此疫情带来的收入损失和就业损失将会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在马尔代夫、柬埔寨和其他几个国家,情况也非常类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