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1 / 4页)
这段话中重要的是“志气高昂”这个词。正因为有了志气高昂的美好心灵做根基,才能产生抱定信念、坚韧不拔干到底的决心。要把一件事情做彻底,必须具备无论如何非达到目的不可的强烈愿望,具备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不可动摇的意志。在这一基础之上,相关人员团结一致,付出最大的努力,事情就能成功。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美好的利他之心。
此外,后来我应邀出任会长,重建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L,以下简称“日航”),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不管想做成什么事情,不管面对怎样的命运,只要我们活着,目标就应该是培育一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努力的“善良之心”。我们可以用“真善美”这三个字来表达,也可以称之为纯粹而美好的心灵。
此后,我们和KDD及IDO实现了大联合,公司名称变更为KDDI。KDDI现在已经成为代表日本的通信企业之一,实现了高速成长。
比起自己的得失和欲望,员工们开始思考:“对公司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基于这种思考,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企业重建的原动力,就是员工们的这种心态,就是他们始终怀抱的、毫不动摇的热情。
第三条是为了国民的便利。如果日航消失,日本国内的大型航空公司将只剩下一家,那么,公正竞争的原理就难以发挥作用,就会导致运价上涨、服务水平降低,损害客户的利益。
在出任日航的会长时,我向全体员工说了下面这段话:
第二条是为了留任的员工。如果重建失败导致二次破产,多达三万两千名员工就会失去工作。公司的重建同时意味着守护他们的生活。
“要成就新计划,关键只在于不屈不挠的一颗心。因此,必须抱定信念、志气高昂、坚韧不拔地干到底。”
为了达到起于善意动机的事业目的,必须具备这种“燃烧的斗魂”。而正是因为根植于善良的利他之心,这种“燃烧的斗魂”才会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当然,不是只用“亲切的关爱之心”,一切就能顺利推进。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具备不惧任何困难、果敢突进的强大意志,以及无论如何非达成目的不可的燃烧般的热情。
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勤王志士们举起了“大义的锦旗”,所谓“大义”,就是“为社会,为世人”的思想。不进行社会改革,日本就不能转变为近代国家,就会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这种危机感以及志士们的气魄——舍弃私心的报国之心——成为激励他们的巨大能量,成就了明治维新的“回天大业”。
“燃烧的斗魂”同样产生于“善意的动机”
前面提到的第二电电,之所以能在开局不利的条件下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全体员工都以“降低长途电话费用,为国民做贡献”为目的,团结一致,拼命努力。
第一条是为了日本经济的重建。代表日本的航空公司破产,会对日本经济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反过来讲,如果重建成功,就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信心。
这是哲学家中村天风<a href="#annot6">[4]</a>的名言,他在印度修行瑜伽时开悟。依据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中村在日本传授他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最终,我意识到这项工作蕴含着三条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也是京瓷在高速成长期提出的口号。这次我把这段话介绍给了日航的全体员工。
当时的政府和企业再生支援机构提出要求后,我以年事已高,又是航空业的门外汉等理由多次婉拒。但是,在他们再三请求之下,我不得不思考:这项工作包含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我参与这项工作是否出于“善意的动机”。
在破产的两年半之后,日航成功实现了股票的再次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面对着无数的困难,遭遇了巨大的阻碍,但我在这种时候不断激励员工们:“现在,我们获得了百年难遇的良机,我们要感谢这种幸运。让我们把仅有一次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吧。”员工们响应我的号召,拼命努力地投入工作。
然而,当时大部分社会舆论都非常悲观,认为无论由谁出手都不行,日航的二次破产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干净利落地颠覆了这种预测。在着手改革的第一年,日航的业绩就迅速恢复,此后甚至还多次创造最高的盈利纪录。
日航的重建过程也是如此。
日航的重建,确实是对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见义不为,无勇也”,出于这一想法,我决定接受请求,就任日航的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