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 前言

前言(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燃烧的斗魂”同样产生于“善意的动机”

当然,不是只用“亲切的关爱之心”,一切就能顺利推进。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具备不惧任何困难、果敢突进的强大意志,以及无论如何非达成目的不可的燃烧般的热情。

为了达到起于善意动机的事业目的,必须具备这种“燃烧的斗魂”。而正是因为根植于善良的利他之心,这种“燃烧的斗魂”才会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此后,我们和KDD及IDO实现了大联合,公司名称变更为KDDI。KDDI现在已经成为代表日本的通信企业之一,实现了高速成长。

此外,后来我应邀出任会长,重建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L,以下简称“日航”),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当时的政府和企业再生支援机构提出要求后,我以年事已高,又是航空业的门外汉等理由多次婉拒。但是,在他们再三请求之下,我不得不思考:这项工作包含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我参与这项工作是否出于“善意的动机”。

最终,我意识到这项工作蕴含着三条重要的意义。

第一条是为了日本经济的重建。代表日本的航空公司破产,会对日本经济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反过来讲,如果重建成功,就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信心。

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就能开拓与之相应的丰富、精彩的人生。

相反,只要自己好就行,心胸狭隘,甚至为了自己得利,不惜踹落别人,持有这类邪心的人,他们哪怕获得了一时的成功,最终必将没落。

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多么辛苦,人生却总无转机。如果有人如此感叹,那么,他首先应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是否拥有一颗正直的心。

其中,人所能拥有的最为崇高、最美丽的心就是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有时候牺牲自我也要为他人尽力之心。这样的心,用佛教的语言,就叫“利他之心”。

以利他为动机发起的行动,比起无此动机的行为,成功的概率更高,有时甚至会产生远超预期的惊人的成果。

第二条是为了留任的员工。如果重建失败导致二次破产,多达三万两千名员工就会失去工作。公司的重建同时意味着守护他们的生活。

第三条是为了国民的便利。如果日航消失,日本国内的大型航空公司将只剩下一家,那么,公正竞争的原理就难以发挥作用,就会导致运价上涨、服务水平降低,损害客户的利益。

日航的重建,确实是对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见义不为,无勇也”,出于这一想法,我决定接受请求,就任日航的会长。

然而,当时大部分社会舆论都非常悲观,认为无论由谁出手都不行,日航的二次破产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干净利落地颠覆了这种预测。在着手改革的第一年,日航的业绩就迅速恢复,此后甚至还多次创造最高的盈利纪录。

在破产的两年半之后,日航成功实现了股票的再次上市。

不论是在开创事业时,还是在挑战新的工作时,我首先会思考:这是不是对世人有利?是不是利他的行为?凡是能够确信是基于利他、发自“善意的动机”的事业,最后无一例外,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比如创办KDDI的前身第二电电<a href="#annot5">[3]</a>。当时虽说日本电子通信事业已经自由化,但要挑战垄断整个行业的巨型企业——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仍然是一件危险且鲁莽的事。

在事业开始前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每晚临睡时,我都会反复地、严肃地叩问自己的内心:参与通信事业,真的是出于善意、出于正确而纯粹的动机吗?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名声吧?连一丝一毫的私心也没有吗?

“自己确实没有私心,动机良善。”直到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时,我才决定参与通信事业。

当时,与另外两家同时举手报名的企业相比,人们认为第二电电处于绝对的不利地位。但事业开始后,第二电电却始终在三家新公司中保持领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