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宽客 > 第5章 凶残的法玛食人鱼

第5章 凶残的法玛食人鱼(第5 / 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学毕业时,阿斯内斯放弃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参加了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并获得高分,有数家商学院录取了他。他最中意的是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促使阿斯内斯做出最后决定的是芝加哥大学可以提供路费让囊中羞涩的阿斯内斯前去参观,而斯坦福大学则没有。一个明媚的春日——也许是阿斯内斯一生中阳光最灿烂的一天,他来到了芝加哥。这也太唬人了,阿斯内斯事后自嘲道:我大概是这世上仅有的因为风和日丽的天气而选择风城、放弃斯坦福的家伙。<a id="w9"></a><a href="#m9"><sup>[9]</sup></a>

阿斯内斯进入芝加哥大学的时候,尤金·法玛和肯尼斯·弗伦奇正在进行他们颠覆整个金融学界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将产生现代金融学最重要的成果,将他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理论和应用领域。

在这两个人中,法玛是主角。法玛出生于大萧条末期,在波士顿附近查尔斯敦条件艰苦的船厂里长大。他是经济学家中第一个大量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的人。20世纪60年代早期,当他还是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时,便已经开始利用全球最大的股市数据库: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CRSP)了。

“你叫什么名字?”

“克里夫·阿斯内斯。”

“你说得对,克里夫,”法玛说,“我告诉你们的东西没有一样是百分百正确的。这些都是数学模型。我们是从统计的角度,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来进行推测的。这不是物理。在物理学中,你可以造出航天飞机,把它发射升空,然后一星期后在卡纳维拉尔角<a id="w7"></a><a href="#m7"><sup>[7]</sup></a>迎接它的着陆。市场要比这些不稳定难以捉摸多了。我们对市场的了解只是在模型基础上对现实的逼近。有效市场假说只是一个基于几十年研究和大量数据的假说。我们完全可能是错误的。”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但是我基本上可以肯定,我们是对的。上帝知道,市场是有效的。”

教室里发出一阵紧张的笑声。法玛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能使后进的学生感到不寒而栗。23岁的博士生阿斯内斯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法玛的话:反常天才……数学模型……

“那么,那些从股市中获利的家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能获利总得有理由吧。这不可能纯粹是运气呀。”

“证据显示,试图选出上涨的股票是完全徒劳的,”法玛平静地说,“赚钱也一样。华尔街上的销售人员总是试图说服人们可以通过股票赚钱,这样他们才能拉到业务。但历史上还没有哪项研究表明积极的资金管理能够持续击败市场。数据所显示的事实就是如此。资金管理者有时业绩的确出色,但这通常纯粹是在走狗屎运。”

“那为什么人们还给这些资金管理者这么丰厚的报酬?”

“也许是希望,也许是愚蠢。这很难说。”

“那巴菲特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陌生,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上过很多金融课程,授课者都是顶尖思想家。但他知道,只有法玛才是金融学术界的王者。

虽然如此,他还是无法停止怀疑。事实上,法玛的话其实也是一种挑战:我可以做到吗?我可以战胜市场吗?

克里夫·斯科特·阿斯内斯小时候一点也没有流露出将来可以在华尔街叱咤风云的迹象。1966年10月,阿斯内斯出生于纽约皇后区。4岁时随全家搬往绿树成荫的郊区——长岛罗斯林高地(Roslyn Heights)。在学校里,阿斯内斯成绩很好,但华尔街对他的吸引力还不如《蝙蝠侠》漫画里的哥谭<a id="w8"></a><a href="#m8"><sup>[8]</sup></a>黑塔。阿斯内斯身上一点都看不到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他身材偏胖,胸无大志,眼里除了漫画就是姑娘。他脾气暴躁,多年以后执掌对冲基金时还经常发作。有一次,在学校停车场里,一位象棋队的对手嘲笑阿斯内斯在比赛中的表现。阿斯内斯勃然大怒,将他一把拎起,一次又一次撞向停在那里的面包车。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读本科时,阿斯内斯认为自己会子承父业,成为一位出庭律师。他不知道为什么他想成为一名律师,只知道这是家族传统。不过他父亲对儿子这样做并不理解。他说:“你擅长算术,为什么想当律师?”

父亲的话令阿斯内斯豁然开朗。他开始深入研究起投资组合理论的神秘世界来。在沃顿商学院,他成为迈克尔·斯迈洛克(Michael Smirlock)和罗闻全(Andrew Lo)教授的助教(罗闻全后来去了麻省理工学院)。阿斯内斯惊奇地发现,这才是他喜欢的科目。他决心以金融为奋斗方向,同时还获得了一个计算机学位。对一个宽客来说,这简直是最佳组合。

法玛叹了口气。又是巴菲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开始不断提及这个来自奥马哈的投资者。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连续20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指数。

“确实存在某些无法解释的另类例子。在任何科学中都有看起来可以颠覆所有规则的反常现象。巴菲特,以及彼得·林奇执掌的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连年都能保持稳定的回报。但我不知道还有谁可以达到这样的成就。这些异类可能确实存在,但我不知道他们是谁。谁知道呢,”法玛笑着耸耸肩,“说不定明年他们就亏钱了。”

数学早已证明,少数交易者脱颖而出是免不了会出现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技艺高超。给10000人每人一个25美分硬币,让他们一起掷。每一轮,掷到正面的都被淘汰。10轮之后,大概还有100人能够留下。20轮之后,可能还有三四个人可以继续留下。如果在华尔街,他们就会被奉为掷硬币专家,拥有掷币领域的高阿尔法。在法玛看来,巴菲特出现的概率和幸运的掷硬币专家没什么区别。

又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但是你说了,你告诉我们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市场其实不是有效的呢?”

法玛笑了:这孩子挺聪明,得关注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