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狼就在门口(第1 / 4页)
起叫的交易员最后决定摊牌:总共有15个9。他输了,但拒绝付钱,他指责宽客们出老千。宽客们大笑不止,击掌相庆。一切都逃不出布朗的火眼金睛:交易员们一输就耍赖。
在宽客们突然爆发之后不久,说谎者的扑克牌就在基德-皮博迪公司销声匿迹了。后来,布朗的策略传到了其他公司的宽客耳中,结果一年之内华尔街的交易室里就没人再玩这种游戏了——它命丧宽客之手。
梅利韦瑟这样的顶级交易员,即华尔街所谓的“大根子”,是这种游戏的主力军。玩说谎者的扑克牌也要讲三六九等,先叫的人有优势,一般这是属于顶级交易员的特权。显然,没人会从“3个4”起叫。但对于最后叫牌的那几个人来说,风险已经大大增加了。这些可怜虫往往就是宽客,比如阿伦·布朗。
宽客使用量子物理、微积分、高等几何这样高深的理论来驯服市场。但在20世纪80年代,在投资银行的交易室里,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二等公民。华尔街的国王是梅利韦瑟之类虚张声势的直觉交易员,他们做交易时更多依靠经验和直觉,而不是数据挖掘。
宽客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他们尤其不能忍受在玩说谎者的扑克牌时天天受到弱智的“大根子”的欺凌。要知道这个游戏靠的纯粹是机会、概率和统计:宽客的禁脔。
布朗对交易员圈歧视宽客非常愤怒。这可是真金白银:和10个人玩100美元的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一输就是900美元。布朗对胜算和下注系统十分了解,10来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混迹于西雅图的地下棋牌室,也上过拉斯维加斯的高赌注牌桌,还曾和美国最强的扑克玩家面对面碰撞,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因此布朗对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也是跃跃欲试。
布朗首先意识到这个游戏有一点非常重要:在摊牌的时候必须非常自信。在10人游戏中,如果你摊牌正确,你就能赢得100美元,但你翻错的话就要输900美元。换句话说,没有90%的把握就不要摊牌。如果可以指出跟牌或摊牌的模式,他就会比其他玩家更具优势。那些乌合之众纯粹在跟着感觉走,而宽客应该知道何时跟牌,何时摊牌。
1985年的一个春日下午,年轻的抵押贷款交易员阿伦·布朗自信满满地走入位于曼哈顿20交易广场(20.xchange Place)的基德-皮博迪公司(Kidder,Peabody&Co.)总部。布朗确认了一下时间,现在是两点整,基德-皮博迪公司的债券交易员们每天在这个时候开始为“大游戏”(The Game)做准备。布朗喜欢大游戏,他现在要去杀他个天翻地覆。
“一定行!”看着逐渐聚拢到一起的基德交易员,布朗对自己说道。他策划了几个月的时刻就要到了。
和历史上的所有革命性变化一样,宽客登上华尔街金字塔塔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壮举。在那一天,布朗和他的同志们在“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Liar's Poker)中大获全胜,打响了宽客夺权的第一枪。
当时,宽客被称为火箭科学家,因为他们大多来自研究机构,比如发明移动电话的贝尔实验室、诞生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等。华尔街的直觉交易员终将成为明日黄花,被这群智力天才所取代。
迈克尔·刘易斯在其描写华尔街的经典书籍《说谎者的扑克牌》中详尽地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老式“大根子”(Big Swinging Dick)交易员。当时的信条是戈登·盖柯的“贪婪是个好东西”。因本书出名的抵押贷款债券交易员刘易斯·拉尼埃里(Lewis Ranieri)便是根据自己的灵光一现进行交易的典范。当时华尔街的主宰是德崇证券的迈克尔·米尔肯,他所做的买卖多是通过几十亿美元垃圾债券融资的大手笔杠杆收购。但在宽客计算机化的理智世界中,世界完全变了样。
布朗对数字做了一番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关键点:一局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其一,从头到尾都在叫同一个数字,直到最后摊牌(5个2、7个2、10个2,等等)。其二,有人会叫别的数字。布朗发现,这一情形(换数字)通常在第10个人附近发生。在第一种情况下,游戏基本上不会超过14轮(10人20美元钞票游戏)。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换叫数字并报出比较大的数目,那就意味着他手里的钞票中有多个他所报的数字,可能会达到3个或4个。于是,玩家手里钞票上那个数字的总个数就极有可能超过14。
知道了两种情形有何区别以及每次摊牌所面临的风险,布朗就破解了这个游戏。这远没有火箭科学复杂,但布朗相信已足以解决问题。
布朗在BBS上发布了自己的策略,还写了一个模拟器供宽客在家中电脑上试玩。他们注重的是速度,快速叫牌能使对手紧张。他们还意识到,如果自己手中钞票上某个数字不止1个,那么下重手就是最优选择,这一策略在以前可不多见。比如,你可以发动突然袭击,将8个6一下子叫到14个7。
测试获得了圆满成功。宽客们决定凭着这种策略向基德-皮博迪交易室宣战。布朗照例处于很后面才能叫牌的位置,起叫人采用了常规叫法,布朗一阵暗喜。一切尽在掌握,那些交易员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4个2。”
轮到宽客们叫牌了,数字马上开始向上蹿。叫牌、叫牌、叫牌。“10个7。”“12个8。”“13个9。”他们出手如闪电。很快,又轮到起叫的家伙——那个头牌交易员叫牌了。基德的交易员被宽客的阵势吓得一惊一乍的,整整一分钟一言未发。宽客们本来还一本正经,但现在快绷不住了,布朗差点笑出声来。
当布朗踏入基德交易室的那一刻,两个世界撞到了一起。作为基德在纽约的竞争对手,布朗,这个雄心勃勃的抵押贷款交易员可谓基德交易室的不速之客。他长得像熊一样壮实,一脸粗犷的棕色胡须,即便在一群五大三粗的债券交易员中也显得非常突出。
布朗看见基德的交易员们围成一圈,每人手里都攥着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他们玩的是华尔街版“胆小鬼”游戏,赌的是钞票上的序列号,通过虚张声势使对手就范。游戏规则很简单。第一个交易员喊一个较小的数字,比如“4个2”。意思是这一圈人手里的20美元钞票的序列号加起来至少含有4个“2”——这基本上是肯定的,因为每张钞票上都有一个8位数字序列号。
然后,他左侧的交易员就面临着选择:跟牌或者摊牌——如果跟,就喊4个比“2”更大的数字,或者5个,或者5以上的任何数字;如果不跟,就摊牌。如果他选择摊牌,而实际上所有序列号加起来确实有4个或4个以上的“2”,他就要付给在场每位交易员100美元(或者任何游戏之前商定的数字)。如果第二家就选择摊牌,他将被称为“一手”,也就是傻X的意思,所以第二个交易员总是必跟无疑。
游戏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继续下去,直到有人摊牌。通常,游戏会叫到12个“10”、13个“5”之类的程度。然后,如果下一个家伙摊牌,大伙儿就会检查最后跟牌的人有没有说对。比如,如果那个人跟了12个“10”,而序列号里真的有12个“10”,那么摊牌的家伙就要付给每个人钱。如果序列号里的“10”少于12个,那么就由最后跟牌的家伙付给摊牌者100美元。
在刘易斯的书中,所罗门主席约翰·古特弗伦德(John Gutfreund)和明星债券交易员约翰·梅利韦瑟(也就是后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创立者)也参与其中。有一次,古特弗伦德向梅利韦瑟挑战,玩100万美元一手。梅利韦瑟回敬说:“要是我玩这种数字游戏,就玩真正大票的,1000万美元。不反悔。”古特弗伦德只能认怂:“你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