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长短经全鉴 > 长短经全鉴 卷一

长短经全鉴 卷一(第3 / 1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③奚毒:附子。

④牧竖:放牧的孩子。

【译文】

熟读《史记》的肯定都知道陈平这个人,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当时正逢乱世,他先投奔项羽,项羽很重用他,官到都尉,后来因与刘邦作战失败,陈平怕被项羽杀掉,又转而投奔了刘邦。可见,这也是一个没有“笃行”的无德之人。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而小看陈平,相反却比项羽还重用他。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的许多奇谋妙计都出自陈平,而且,在刘邦死后,陈平协助周勃诛灭诸吕,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基业。可以说,在用人这一点上,人没有好坏,只有短长。如果用得适当,也可能让小人很好地发挥他的作用。

无论何时,用人都不能摆脱道德这一标准。这有它的合理之处,无论怎么说,一个人的品德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品德可以决定一切。如果唯品德论,而看不到人的其它长处,或者是选拔任用了有德而无才的人,对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是无大益的。

【经文】

黄石公①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淮南子》②曰:“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③,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獐不能跂,及其下也,牧竖④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

④眇者:眇,原指瞎了一只眼,现在一般指双目失明。此处指看不见东西的人。

⑤伛(yǔ)者:伛,曲、弯。伛者指驼背的人。

⑥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著有《管子》一书。

⑦甯戚:春秋时期卫国人,后被齐桓公拜为上卿。

⑧大司马:古代统治军队的最高将领。

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注释】

①黄石公:秦朝时的隐士。著有《黄石公三略》三卷。

②《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

⑨宾胥无:春秋时期齐国人,齐桓公时曾任大夫,是有名的贤臣。

【译文】

我听说,考察、衡量人的才能,这是治理天下的首要任务之一。既然我们不是圣人,谁又能通晓各行各业,懂得天下百科知识呢?所以舜统管各个部门,能根据每个人的才能而委以不同的职位;汉高祖刘邦讲论功臣,对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的才干各有不同的说法。何况一般人不能和这些人相比,怎么可以求全责备呢?

从前伊尹大兴土木的时候,用脊力强健的人来背土,独眼人来推车,驼背的人来铺路,各人做其适宜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管仲在向齐桓公推荐人才的时候说:“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我不如隰朋,请让他来做大行吧;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甯戚,请让他来做司田吧;能使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来做大司马吧;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我不如宾胥无,请让他来做大理吧;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来做大谏吧。您若想富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需要任用我管仲了。”

【评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