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第2 / 5页)
米面肉这些大家或许不缺,但糕点昂贵,还真不是普通人愿意花钱买给家里孩子甜嘴的。
顿时,众人也没再多追问停留,识趣地回了家。
章村长落在最后,他主动道:“阿奇都与我讲了。你是想买杏花村连着的那块地,可要我陪你一道同去?”
王明跟姜映梨聊得很是投缘,离开前,他朝姜映梨道:“看来今后我媳妇若是生的是闺女,高低得送到您跟前学学。”
姜映梨挑眉:“您这是夸还是贬?我这外头提起,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自是夸赞。”王明叹道,“我媳妇和娘性子太软和,总是叫亲眷邻居拿捏,我每每出门都提心吊胆,唯恐她们叫人欺负了去。只能叫信得过的兄弟,偶尔去走动盯着些。”
“至于名声,”他嗤笑,“这就是个虚的,不当吃不当穿的。哪里有让家人开心痛快好!为名声所累,是这世上最可笑没用的。”
“我就先回去了,若是以后有需要,姜大夫尽管来找我就是。”
谢乡绅轻飘飘一句赔礼就送出去,这谢家家底当真是厚实啊!
一时间,不少人视线明里暗里地落在姜映梨身上。
姜映梨视若未见,淡淡推拒:“不必。无功不受禄,更何况,就如您所言,谢家先前于我家有恩,而今就算是两两相抵如何?”
谢乡绅哪里有什么不应的,只是到底肉疼。
要知道这世上最难还的就是恩情债,更何况是瞧着前途明朗的读书郎,现在却要以这样的方式轻轻揭过,实在可惜。
说完,他拱了拱手,就带着几个手下快步离开。
待得送走王明,章村长等人才敢大声喘气,同时对姜映梨很好奇。
“阿梨,他说的什么恩人是何意?你在外头干了什么大事吗?”
姜映梨不欲多言,含含糊糊解释道:“没什么,就是随手帮了县令大人一些忙。今日多谢村长爷爷和几位族老帮忙,小榆,将我昨日买的糕点拿出来。”
沈桑榆应了声,将装好的糕点都一一分发给几人。
他宽慰自己,沈隽意兴许在槐花镇优秀,可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厉害的读书人,千军万马的科考,他又真能一直考中举人,考中进士吗?
这般想着,那股心痛和不甘消退了些许。
这件事最后是以谢家牺牲名声和抵消恩情作为结束。
至于白跑一趟的王明,他并不在意,倒不如说还看得津津有味。
姜映梨留他吃了午饭,陪同的是章村长和族老,他们还是头回跟官差吃饭,还有些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