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拢芳心虎禅下厨(第1 / 3页)
“哈哈哈!”听了虎禅描述,卫峰乐得冒泡儿。
“对啊,这是练习,又不是拼命,不用这样吧。”武道社中作为陪练的黑带,有受不住卫峰的打击与气势的人,不断地提意见。
两人提着刚买回的食材,准备大吃一顿。
“卫峰,放松点,别那么吓人。”
一个月前,虎禅为了让自己的打法更进一步,习惯与比自己强的人打斗,将张军请到家中,细细切磋、请教。
汗水淋漓,一早上下来,光虎禅与卫峰两人就喝了大半桶水,中午休息时,两人不停地吃着西瓜。
虎禅能做川菜与浙菜,其中又有几道菜甚是拿手。从前凭这手艺,不论僧道,抑或各路武术家,都能哄得对方将自己的本事与经验和盘托出。面对张军这种经验丰富、根基深厚的高手,自然也要尽显本事。
“简直跟苦行僧一样,虎禅,三才桩你到底能耗多久?”喀纳斯很想问,但却怕影响虎禅练功,自家站着翻子拳的桩功“腋来式”,已经左右换了六次脚。却见虎禅只是时不时地后脚剧烈抖动,没多久,抖动又自然平复,跟刚开始时一般,再往细看,手背直到手腕,皮下皆有乌红色泽,指掌粗厚,是气血灌注之象。
谁知张军吃得高兴了,回去跟大小姐说,将虎禅的厨艺吹得是天花乱坠,千红当晚便来到虎禅住处,大马金刀地坐等开饭。心上人来了,虎禅当然喜出望外,更是用心料理,有意显显本事。
真正的武人,在功夫上有突破时,并非总是像小说中描写的,比洞房花烛夜更欢喜。一路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虽然终于有了进步,庆祝的方式,往往只是深深地松口气,再次投入苦练中,这在心中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苦练这么久,再不进步就没天理了。
戴家拳在不断的进步中有“重”“轻”“灵”三个情况的演变。初练之时,功力渐深,脚步沉厚,稳健力猛。之后适应了新上身的功力,身子力道逐渐整合,身法迅捷,练起拳来举重若轻。再往后功夫渐向内走,心灵手巧,念头一动,脚下步法便弹起,进退之间势若灵猿。之后功力再次累积,三种情况又会再次出现,更重,更轻,更灵,一次次循环,功夫渐深。进步本该是可喜的,可是每次出现改变,身体就要调整好些时候才能适应。
“状态比想象中的好。”一天的练习完毕,大家散了,卫峰坐在体育馆外的阶梯上吹着晚风,心中喜乐。
虎禅的苦却是哑巴吃黄连,进步得快了,行拳走式时,身体感觉不断出现改变,时而顺当,时而别扭。
“李晨前些日子给我弄来了些乡下的米酒,喝着很顺口,去我那儿喝两盅吧。”虎禅一边说,一边用药酒揉着实战中磕碰出来的青肿。
可练习的项目少,更是枯燥得厉害。
可后来就不对了,千红一顿吃上了瘾,将虎禅家当成了食堂,日日跑来蹭饭。
虎禅的练习倒是简单了,蹲猴,三才桩,虎步,反复锻炼拳式,再与人对打。
这厨中之事,偶尔为之是乐趣,天天做却很是磨人。煮得半个月,虎禅实在是犯了懒,本想做两顿难吃的,让千红兴趣索然,可是看千红吃得那么高兴又实在舍不得,每日里只得精心细做。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是穿的道服?道服是什么意思?放在古代,道服是为战斗准备的裹尸布!大山培达说的!可以把自己葬在天下任何地方!”卫峰认真起来,对自己非常狠。(如果不时常这样喊的话,灵魂会被虎禅的训练计划给磨得粉碎。)
每日训练完后,卫峰出奇的精神。原以为会被掏空了身子,谁知手脚却是越发地灵活轻便,呼吸通透清爽,不似从前,身体肌肉有力,却总是觉得不能完全发挥。如今肩背一转,膀子一抛,拳头破风而出,有如利刃快刀一般。又因习练虎禅自张爷那儿得来的炼体之法有些时日,拔长了筋腱,与人组手对练时,每每格挡,与对手骨肉碰骨肉,都磕得对手异常疼痛,以至于得另外购买护具对陪练者进行保护。
“你刚练完又要做饭,麻烦,咱出去吃吧。”
“人的尿酸,汗水排不出,必须摄入更多水,走肾排尿才行。否则十几二十年后,说不定会关节结石,到时候脚踢不得,拳砸不了,得动刀挖出来。”虎禅没抬头,话音方落,又稀里哗啦地啃西瓜。
“不做都不成啊,你以为我想吗?”
“你们俩是水怪吗?”李晨看着两人都吃得不抬头,神色越发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