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王孙 第二十二章 幻少师(第2 / 7页)
“这对幻师是一对父子,父亲大约有三十多岁,生得粗粗壮壮,一脸疙瘩,长相在汉人中也算丑的。说来也怪,偏偏他那儿子虽不过十来岁,长得却颇为可爱,粉团儿似的,童声童气,极是惹人喜爱。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所以再无一点儿搀假。”
这年老胡人想来在长安住了大半辈子,对汉话极熟,说得比珀奴要好上许多了。
只听他道:“那日,我听到传闻,专门去东市看他们的表演。要知道,我老头子老是老了,可是从小最喜欢看这些,看了就觉得,那些从小听来的魔鬼、神仙的传说想来不是虚言。那日,我去时,正赶上他们开始。他们一天只演一场,如果错过了,那天就再看不到了。所以那日我急着赶去时,已赶得气喘吁吁的。”
珀奴怎甘心这样的回答,眸子一转,已盯向身边一个老者,笑眯眯地开口道:“请问,老爷爷,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又聚在这里做什么?”
那老者是个胡人,看了一眼珀奴,见她是这样美丽的一个少女,也乐于作答。只是他眼神中神情颇为奇怪,仿佛不解珀奴怎么会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一般。只听他开口道:“这里就是幻少师的住所啊!”他加重了语气,口气里隐隐有一种责备的味道,似是觉得珀奴分明也是个胡人女孩儿,怎么可以不知道幻少师的住所。
只见到珀奴眼中一亮,喃喃道:“幻少师?原来传闻中的他竟住在这儿!”
李浅墨一头雾水,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想来那幻少师在胡人之间颇为著名,连珀奴也知道。
却听珀奴急问道:“这里即是他的住处,那这些人集在这里做什么呢?”
因为街上来往的多有胡人,又个个衣裳艳丽,举止朴野,所以哪怕这条街道如此简陋,却也让人一眼望去有一派兴盛之感。
可那所房子,却孤零零地座落在街东头。它左右落空,两边都没什么屋舍,让人在这么热闹的街上望去,只觉得它的荒凉。
那房子的门是粗木制就的,也没上漆,上面密密地雕了花纹,似花非花、似字非字,好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咒。细看下来,却原来是关于火的各式各样的形态:有熊熊的、有畏缩的、有遭了风吹的、有沾泥带雨的……看久了,让人觉得自己仿佛不是身在长安,而是处身遥远的异域,无边的旷野平沙处,远远地看到一排胡杨林,而那胡杨林着了火,正细细地、阴阴地燃着。
——因为接到了索尖儿手下的线报,说是黄衫客就在这一带出现,李浅墨今日才特意赶了过来。
此时,他却不是一个人。因为珀奴在家里闷久了,一听了消息,死磨活磨地要李浅墨带她出来。李浅墨无法,也只得带上她。
那老者慢悠悠道:“你可能是初来长安吧?没听说前两日那些幻师们中间发生的一件大事?”
珀奴更是被引动了兴致。可这回她都不开口询问了,只是把一双美丽的眼睛吧嗒吧嗒地粘在那老人脸上,似是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副胡须间的嘴巴上了。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个美丽少女的请求。果然,那老者缓缓开口道:“这事说来话长,有的经过我也是听说的,反正现在阿骨达尔还没来,我就先跟你说说吧……”
——唐人多爱幻术,当日长安城内,正是这世上所有高明的幻师们聚集的最重要的一个场所。李浅墨听到那老人提及幻师,也忍不住好奇,耸起耳朵细听下去。
却听那老者道:“……三数日前,在东市——你们该知道,那里的朵儿里本是长安城中最有名的幻术场子,时常有外来的幻师在那里求名,更有已成名的幻师在那里镇场。早在一个多月前,朵儿里的把戏场间却来了一对极了不得的幻师,他们表演的却是摘桃术。如今长安城的幻师大体分为两脉,一脉是西胡,一脉是百越,可难得的是,那新来开场子的幻师却是一对汉人,他们好似来自茅山,表演的就是据说在汉人中传承数千载的摘桃术了,据说还是当年周穆王寻访西王母时传下来的。
索尖儿本来跟他们一路,但来到猫儿市不久后,因为不见黄衫客的踪迹,他自去吩咐手下兄弟到处打探,所以这里就只剩下了李浅墨与珀奴两个。
只见成群的人围堵在那扇小小的门前,人人都踮着脚,伸着脖子尽往里面瞧。人群中多是胡人。珀奴生性最是好奇,一见之下,再舍不得走,拉着李浅墨的手,就不肯挪步了。李浅墨无法,只得随着她的性子,也站在人群后面观看。
偏偏珀奴身量娇小,在人群后面哪看得到?急得直跺脚,在那里一迭声地问着李浅墨:“是什么?大家都在看什么?我看不见,你快帮我看看!”
李浅墨站在人群后,也望不到什么,只得找了块石头立在上面,纵目向里面望去。他只见到一扇门,在那门框边露出指头宽的缝儿,虚虚地掩着,给那房子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而门口的门廊里,地上铺了一领陈旧的地茵,地茵上模模糊糊的图案,却让人觉得甚是繁艳。
李浅墨摇摇头,纳闷道:“不知道,好像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