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穿越女掌柜 第72 章 财源滚滚(第1 / 1页)
“好说,好说,就不知道霍小姐今天有没有看上鄙店的什么货啊?”齐二问。
“倒是也有!”刚才明慧在大堂逛得时候看到了点石斋供得财神像前堆得银山,就是大锭的银子堆成小山状,代表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意思。“就是掌柜的说那个不能卖!”明慧说。
“哈哈哈哈……,”齐二大笑,这种若是银锭堆的叫银山,金锭堆的就叫金山,取得是个好口彩,财不能外流,可不是不能卖吗?“不过霍小姐要,这官锭子我库房里还有”说罢吩咐掌柜去库房取了十个来,“这个就是大清以前的官铸银五十两一锭的,霍小姐要供财神,我就不加价,就五十个大洋一个,您要多少个?”齐二问。
“那就先要五十个,这个我不和您月结,这就叫伙计给您送钱来!”明慧说。
齐二又让伙计陪掌柜去库房取银锭子,因为五十两的银子很重,五十个装了一个大箱子。明慧给碧云轩葛掌柜打了个电话让他派人送二千五百大洋来齐二爷的点石斋。
明慧给郭建峰留言让他如果今天来提货就早点来,要不过两天也可以。没提那张麒麟送子的罗汉榻,看起来是决定不要了。不过这一个小目标的东西都卖出去了,其他的也不着急了,短期内资金充足。哥哥明智留言问明慧齐大师的画想不想上拍卖会。明慧回复他让他看着办,若是有人出价合适就直接出货,价格不合适走拍卖会也可以,就用明智自己的名义就是,拍出了的回款让哥哥自己留着算是对外婆房子的补偿。
明智回复:“那画我自己留着也行吧?”明慧回复:“可以,以后说不定还能升值呢。”明智回复:“哈哈,开玩笑,等见面说吧。”
明慧先打电话让自行车专卖店的库房把三百辆自行车发到白米大街的库房。通知小俞接货,让她指挥物流人员入库,同时做好入库记录。自己打车去丽景苑等程经理来提货。老郭说程经理十点钟来。路上明慧就又下了一个一千辆自行车的订单,让厂家发货到自行车专卖店的库房。想了想又补定了三辆电动三轮车。有些货从霍家院子送碧云轩也不是太远,也许电动三轮车是个好选择。先订几辆试试看。最后又给自己定了一台小电驴。反正霍家院子和碧云轩都有自备发电机。又给义乌的小陈下单定了三千把雨伞,三百件雨衣。一万双各种规格丝袜。小陈回复:“没问题,都有现货。”现代工厂的生产能力一天都能生产出来。明慧还在京东定了一台大容量冷冻柜,这个是放在厨房给秦氏用来储存食材的。上次冰箱冷冻的空间已经不够用了。而且生的猪肉鱼肉也单独冷冻更不容易串味。
婚纱礼服白米大街的店里还有,倒是不用订货,还有几件自己设计打版的礼服,这些都是一款一件的也可以放到民国去试试水。成衣只把一些卖断号的补了些货。
到了丽景苑的二零一,蓝女士已经请了家政服务员把二零一打扫完毕了。明慧从物业那里拿了钥匙开门一看果然不错可以入住了,厨房连锅都有。只不过这边是房样子,自己短时期内并不会在这里住宿。
提前十分钟明慧去把二零二房子打开等着,程经理果然十分准时。他验过了货,和威廉先生通电话确认无误,程经理办事很严谨连货运工人都备好了。威廉先生把尾款给明慧打了过来,拔步床是一个小目标,琴台和画案是五百万,明慧还送了威廉先生一个书架,这书架装饰不多,但木料都是紫檀的,可不是便宜货,威廉先生表示了感谢,还问明慧是不是介意电话留给威廉的朋友,他的朋友可能会有感兴趣的货物。明慧自然同意了。威廉先生的钱一到账,就按百分之三的比例佣金给郭疯子打过去了。这回郭疯子乐得合不拢嘴,他表示下回有好东西一定记得找他。还要请明慧吃饭,吃饭就不必了,明慧想到和他吃饭就想到‘聚仙楼’的那次。明慧把马场的意外和他简单的说了一下,说要是有人联系不上自己就把电话转给老郭,让他帮忙订着点马场的回复。老郭十分痛快的答应了:“我就是你的代理人!”
明慧送走了程经理和郭疯子后看看时间也快中午了吃饭,到小区的各处转了转,小区还没有太多人入住,配套设施比较少,餐馆只有一家杭州菜,还有家不算太大的超市,主要是为房地产销售人员服务的。杭州菜主要是甜口的,明慧不太喜欢吃甜,决定还是吃外卖。她在超市买了几个碗碟还有几副筷子带回二零一,二零一倒是有锅,但是没碗没有油盐酱醋,并不方便开火做饭。
吃过了外卖员送到的金拱门炸鸡,明慧又午休了一会儿才穿越回到碧云轩。如今明慧已经能很准确穿越到碧云轩的院子还是仓库。今天她到了院子也不进去直接叫了一辆黄包车去了点石斋。
在齐二爷的茶室明慧先问起他那个也姓齐的大师的画卖得怎么样了,齐二有些无奈:“大师嘛,曲高和寡总是有的。”其实是除了明慧买了一幅,还没有其他人买过。“俗人们都不如霍小姐有眼光,要不您再买一幅。”齐二说。明慧摇了摇头,“你问问大师有没有想画点什么系列套册什么的呀?要是没有,现在想想也来得及。”“嗯,那我再见着他让他好好想想。”齐二说,他想霍小姐目光如炬想法多半有用。
明慧这才问起齐二爷自行车买卖的情况,齐二爷这才乐呵了:“卖得挺好!”多半不是挺好,是非常好,津门是个大市几百辆自行车不是事。“那这几天五百辆车的货就能到了,你派个人来我店里一起验货直接发运就是了。”明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