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穿越女掌柜 第73 章 官银(第1 / 1页)
明慧接过来一张记着电话号码的纸,上边的电话有点陌生,打开手机,果然昨天下午有几个未接来电。明慧有一个号码和纸上写的相同,但她依旧想不起来这会是哪个亲戚的电话。她打过去才知道是一个叔伯家的堂姐带着孩子们到燕京来玩儿要来看看明慧。这些日子明慧自己都忙不过来,可真没兴趣提供陪玩业务,但堂姐说住的宾馆离她这里不远,想来看看她。明慧说自己马上要出差去进货,看看等自己从外地回来再请堂姐过来玩儿。堂姐却说就在附近这就过来,明慧沉吟了一下还是明说了:“中午还有个客户要见,已经约好了,只怕没法陪着堂姐吃中饭。”
堂姐却说:“不要紧只是来看看她,中午要是明慧有事,就自己忙去就行了。”看起来似乎是有事,明慧也只好答应了。
“把前两天的也找出来给我。”明慧说。春来拿了两本报纸,“这个是这个月的,一本是燕京日报,另一本是燕京晚报”春来介绍道。原来每天的燕京日报只有两张纸,通篇都是黑白的,连报纸的报头都是。有一页是副刊,半版都是广告和寻人启事。新闻也有照片就是都黑乎乎的,清晰度堪忧。
“这个报纸我先拿回去看,你去账上支钱再照着这个给我定一份送家里!”明慧对春来说。春来忙应道:“是,我明天就去办。”
明慧又嘱咐葛掌柜明天樊景生来上工,先带着他熟悉一下店里的情况就坐黄包车回到霍家院子。厨房秦氏多做了几个好菜,因为二少爷回来了。明慧今天出去了一天确实累了,就和‘二哥打了个招呼’叫墨菊给自己盛了一份菜在自己的外屋吃了就早早去睡了。
第二天一早上吃早饭却没见着‘二哥’,明慧有点奇怪,悄悄问墨菊:“二哥还没起来吗?”“不是,二少爷昨天和太太吵了几句,今天一早上就跑了。”
“知道是什么事吗?”明慧说。
明慧拿起来一个银锭子,旧秤是十六两一斤,五十两就是三斤多,上边盖着三个戳记,“这个是同治年的”齐二爷介绍,后边是哪个地方的库银,谁铸的,若是掺假,缺少份量都能找到责任人。“这个也有私铸吧?”明慧说。“有,最常见的就是老西儿的钱庄,别说银锭子,他们还有铸银西瓜的爱好,埋他们家的院子地下边。”齐二爷笑着说,“他们家的银锭子就都得秤,我这个绝不掺假,你要换找我就行。”
正说着春来带着铁牛和另一个学徒叫王有富的来送钱。铁牛推着个鸡公车,春来和王有富左右护持着,二千五百大洋也很重。春来凑上来悄声说:“有富家里是干这个的,我让他帮着看看这银锭子。”明慧点了点头向齐二爷的掌柜说:“您派人点点我的大洋。”齐二的掌柜带小伙计点算计数,王有富也上来一一查看了银锭子的成色,然后冲明慧点点头,和春来就帮手把一箱银锭子搬上鸡公车。
明慧叫了一辆黄包车跟着三人一同回到碧云轩,把两个贵宾室的财神前都堆了一座银山,给财神上了一柱香。明慧单独取了一个收起来,准备回到现代找人看看有没有什么文化增值。其他的银锭子都让葛掌柜收到地下室的银库。
“这个银山的彩头好,齐二爷也是好大手笔”葛掌柜说。这供财神用银山的也有,但多半是用锡纸包木头模型摆个样子,哪里用真的。
“王有富家里是干什么的?”明慧一边喝茶一边问春来。“他家里祖上是金银匠,以前专门铸金锭子,银锭子,这种银子到手一掂就是能看出真假来。这不民国了,都用大洋了,铸银的都改行了。”在大清的匠人是不能改行的,尤其是官铸匠人,不仅不能改行,子孙也不能改行,要世世代代干下去。
“好像是跟太太要钱,太太没答应。”墨菊说。
‘二哥’卖车的提成明慧都让葛掌柜现结,卖了小四十辆自行车,他手头应该不缺钱才是。明慧狐疑,“二哥说了中午回来吃饭吗?”“没有”墨菊悄声说。
“没吃早饭,又没说中午回来吃饭,二哥早上还见过什么人吗?”明慧问,“接了个电话就急忙忙得出去了。”墨菊回答。那就是了,可能是他同学叫他出去了。难道上回那个做纺织的念头还在?明慧的历史不太好但也记得民国没什么太多的太平岁月,甭管建什么厂风险都不小,这位也不是技术型人才,也没看出他像个管理型人才,恐怕还得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投资人不肯投资再正常没有了。
“你今天就在家里,要有什么事,晚上回来告诉我。”明慧吩咐墨菊。她今天还要回现代把专卖店转运到白米大街店库房里的三百辆自行车带到碧云轩库房。不论什么货物要想穿越过来都只能跟着明慧走,即使都是在白米大街同一个库房,在入库的小俞那里这也只是个普通库房,只有存储功能。
明慧穿回白米大街的库房先清点了一下小俞入库的记录,把三百辆自行车带到碧云轩库房安置好,然后联系专卖店今天把剩余的自行车都给送过来,再打开店门开始营业。到了八点半小俞到了店里,“呀,今天苏经理好早啊!昨天有人打店里的电话说是您的亲戚说最近要来燕京,您看看给她回个电话。”
“有富来店里几年了?”明慧说。
“也快五年了。”春来说。
“我看就不要等了,提他当伙计,下个月按伙计的例发月钱。”明慧说。
“我替有富多谢小姐!”春来说。
这时候腊梅进来禀告:“聂连长电话。”明慧到了芍药厅拿起电话,聂柏峰告诉她韩青愿意到明慧这里干,还有就是明天让她再来一趟,帐篷的事上峰同意了,具体的要再商量商量。这个商量自然是要商量一下数量和价格,明慧心里明白也不多说,只是说:“好,那明天见!”又问春来:“店里定报纸吗?”“定的有燕京日报和燕京晚报”春来把今天的报纸给拿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