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 / 5页)
当了皇帝后,他才更深刻的理解到平衡的含义。小到身边的一事一物,连太监宫女们都会争先恐后,大到朝堂、后宫,还有这个天下。
反正肯定不是皇上老了才吃不下饭,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他回寝殿后自己玩了好半天,书中有不患寡,患不均的说法,细思起来与平衡一般无二。可见世上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梁九功走了下神,却也不妨他竖起一只耳朵听皇上的吩咐。在皇上身边侍候得久了,连睡觉都记着听皇上的话呢。
康熙也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既想与太子好好叙一叙这父子情份,却不想见他这副好像被他这个皇阿玛迫害的样子。
侍候的梁九功见此,头垂得更低。听说年老的太监都会腰痛,有的从宫里出去了也直不起腰,大概就跟他们这天天弯腰有关吧?
难道太子在怨恨吗?
康熙长叹一声。
魏珠长得眉目清秀,年约十八九,一脸的忠厚诚恳。他见梁九功招手,立刻快步过来,打了个利落的千问:“梁爷爷,叫小的有什么吩咐?”
想着又给他挟了几筷子,道:“喜欢就多吃几口,叫他们给你做。你是太子,何必委屈自己?”
梁九功背上起了一层冷汗,低声应了声‘是’,疾步退出,叫了最近在皇上跟前较为得用的魏珠过来。
太子心中苦笑,这刚好一会儿就又来刺他。连忙放下筷子道:“皇阿玛赏给儿臣的,是儿臣的福气,哪敢总叫皇阿玛这边的大师傅做给儿子吃?”
皇上转头看着窗外,慢道:“去请太子过来。”
这样一想,太子刚才的话怎么想都像意有所指。
只是想起太子,想起他小时懵懂干净的眼神……
菜吃了不过几筷子,康熙就没了胃口,勉强用了小半碗饭,就道:“收了吧。”转头再对太子解释,“朕年纪大了,用得渐少。你若是不够,再让他们给你上些。”
回首来路,他只担忧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考虑得更周全,却并无后悔。
太子连忙关心道:“儿子不孝,皇阿玛哪里老了?是不是脾胃不和?或是苦夏?”
康熙也是心中复杂,跟着放下筷子说:“你我父子,何必这样生份了?”
梁九功近前几步,皇上刚才朝他看了一眼,这是有事叫他去做。
这顿饭再往下吃,就没什么滋味了。
他这名字还是皇上小时候替他改的,说他有九个功劳。当时的皇上待下人就以厚恩、厚赏、重罚为主。能留下来的,都是忠心不二之人。
隔了这几年,远得不止是人心,还有情份。勉强再接起,各自都不习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