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塔拉乌马拉族的启示(第1 / 20页)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真是搞不清楚。”富岛说。
“我不是说阿玄要去考虑这些事情,只是看一看。我也了解了解情况,不会投很多钱进去。这样总行了吧?”
在负责管理财务的富岛看来,额外投入费用是最不值当的。就连宫泽也不准备白白投进去这笔钱。实际上,因为资金不足要去借款的正是宫泽本人。
真是意外。小钩屋本来也生产马拉松足袋,但是在父亲那一代取消了这项业务。记得那是在地下足袋的基础上加上前系带。脚尖是两趾,颜色是白色的,介于运动鞋和地下足袋之间。
“以前生产的那些东西都在哪里呢?能找出来吗?我忘了是什么样的东西,想再看一看。”
富岛脸上现出一副不太起劲的表情。
“马拉松足袋无法成为收益的支柱。如果有可能的话,早就已经实现了,这是时代的潮流。它最终还是败给了运动鞋。”
到现在再去复活马拉松足袋,恐怕也毫无意义,富岛是这样想的。但是说到时代的潮流,潮水的方向是不是又倒流回来了呢?从足袋到运动鞋,然后又回到足袋。五趾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
“那样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确实,我们也生产马拉松足袋。”
第二天早上,听了宫泽的主意,富岛在社长室里一边喝茶一边说。“穿着足袋去参加奥运会的人都有。金栗四三<a id="jzyy_1_37" href="#jz_1_37"><sup>(1)</sup></a>就是穿着足袋去跑步的。”
“你知道得还真清楚啊,阿玄。”
富岛出人意料地博学多闻,宫泽也吃了一惊。
“也许是这样,还是看看吧。”
宫泽这么说,富岛眯起眼睛,隔着香烟的青雾看着宫泽。
“要生产马拉松足袋吗?”
“有这个可能。这种东西能卖的话,跑步用的地下足袋也应该能卖。”
他在网络上找到并打印出五趾鞋的照片,用手指咚咚敲着照片,指给富岛看。
宫泽昨天也做了一番调查,金栗四三的确曾经穿着足袋去跑马拉松,那是一九一二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时候。
当时的金栗因为长途旅行的劳顿,在比赛中患上了日晒病,最终弃权,没能跑到终点。金栗失去意识后在农家疗养,但是大会总部并不知道,留下的记录是“失踪,下落不明”。
半个世纪以后的一九六七年三月,在纪念庆典上,金栗形式上跑完了全程。留下了奥运会马拉松历史上耗时最长的纪录:“五十四年八个月六天,五小时三十二分二十秒三”。纪念仪式上,金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说自己“跑到终点前,生了五个孙子”。
“金栗的故事,是因为你爸爸经常提起,我才知道的。”
“爸爸讲这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