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第2 / 3页)
的场并没有被说服,他死死地盯着财前,问:“你说的这个潜藏的商机,值多少?”
这是财前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我还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商机一定存在。”
听了财前的回答,的场思索了片刻。
“如果一定要拓展宇宙事业,那么与其专注火箭发射,更应该发展衍生事业吧。”
“的场先生……”财前平静地与的场对视,“如果现在放弃这项事业,那在宇宙这个广阔的空间里,我们就没有可以主导的东西了。这样有弊无利。假设日本这个制造之国,无法成为这项潜藏着无限可能性的事业的主要玩家,那么不仅是支撑该事业的技术和经验,连外包厂商的工作和未来也都要被夺走。这不是帝国重工的风格,帝国重工应该与日本社会同在,与国家同在。”
“你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场冷笑着斟了一杯酒,“我又不是说要完全撤出宇宙事业,只是说不搞火箭了。那种东西,给别人搞就好了。”
“这项事业只有我们能挑战。”财前坚持道。
“那个什么星辰计划,不就是成本上百亿日元的大型烟花嘛。”的场毫不留情地揶揄道,“去年发射了几架?五架?六架?”
的场再次戳中了痛处。拿发射实绩来比较,在众多竞争对手国中,日本,也就是帝国重工,成绩一直落后。
“这个思路确实也对,只是我希望,届时无论往天上发射什么,使用的火箭都是帝国重工制造的。”
“你在这儿干了多少年了?”
的场再次拿起酒杯,换了个问题。
“十一年了。”
“你可能不愿意承认,不过在大型火箭领域,日本已经输了。”
他丝毫没有收敛起尖锐的态度,继续道:“发射火箭需要一定的市场需求,可不管是气象卫星还是准天顶卫星,需求都十分有限。至少在我们国家,还不存在每年发射好几十架的生意。换言之,搞这项事业,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为数不多的饼。而且这场竞争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遗憾的是,目前日本宇宙事业所处的位置是后者。”
“不,日本的宇宙事业还有很多可能性。”
若此时认同的场的主张,一切就都完了。财前锲而不舍地说:“首先,在发射成功率上,日本的成绩高于其他竞争国。其次,对大型火箭发射成本严格控制后,已经从十年前的两百亿日元压缩到了一百亿日元。发射费用的降低能够促进宇宙事业的进程,现在虽然还不明显,但随着今后进一步削减成本,一定会诞生许多新的商业需求。假如现在撤退,那就是直接放弃了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市场啊。”
“我就知道一提这个你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