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3 / 3页)
“反正我们就是吹口气都能散架的中小企业而已。”
“除了这个,还有赔偿问题。”真野继续道,“日本人的想法就是,一旦出了事,就要<span>怪罪</span>到厂商头上,然后就发展成批准了那种产品的政府部门也要负责任。无论之前有多少成功案例,只要失败一次,社会评价就会跌至谷底,甚至有可能被告上法庭,担负巨额赔偿。如此一来,政府部门和企业自然都会裹足不前。”
“确实是啊。”佃回想起久坂的表情,点点头说,“不过啊,业界就是这种情况。”
“喂,喂,价格被压成这样,要是还让我们赔钱,那可真是做不下去了。”
周四晚上七点多,店里不怎么嘈杂,正好能安安静静地说话。佃问他什么不过瘾,他回答:“就是那个叫久坂的大叔。那人嘴上全是大企业的逻辑,但都是自说自话,根本不考虑我们的感受。总感觉他把外包工厂看扁了。”
“好久不见,之前那件事承蒙您关照了。”
“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
是久违的真野。
真野道出了批准牌照有多复杂。“日本国内的医疗器械研发不够全面。日本厂商很擅长测量仪器,但在人工心脏这种医疗器械方面比较弱势。我们不是没有技术实力,但能制造这类器械的公司太少了,结果就只能依赖国外研发的医疗器械,最终导致设备滞后。这只是原因之一。”
真野贤作曾经是佃制作所的工程师,出于某种原因离开了佃的公司,目前正在大学的研究所工作。他很久以前就离职了,大概有四年没见面,佃也有点关心他现在的情况。不一会儿,一个新客人掀开酒馆帘子走进来,佃抬起手叫了他一声。
江原看了一眼佃,又说:“要不,这事还是拒绝了吧?”
当天晚上,几个人在长原车站商店街的廉价酒馆里喝酒,江原说了这么一句话。
“算了,贼船都已经上了。”佃拍了一下大腿,“说了要接,那就只能认认真真做到最后。反正钱都难赚。”
“真是好不过瘾啊。”
“你说的这个,追根究底还不是因为厚生劳动省的审批要很长时间?”江原说。
他的说法是,真野想跟我们见个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确实是事实,不过日本企业害怕的应该是风评受损。”真野的话让人很意外,“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东西,哪怕只出一起事故,厂商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导致信誉受损。因为所有人都害怕这样,就极力避免关乎人生死的产品研发。可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日本的医疗就永远无法进步。”
提出来喝酒的不是佃,而是江原。
真野又举了一个大企业担心信誉受损,因此退出医疗产业的实际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