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第1 / 3页)
下一个流程是提问交流。审查组提出的问题都很基础,没有让绷紧神经的佃感到危机。
这样应该能顺利完成吧,就在他产生这个想法时——
“这些基本问题都没什么问题啦。”
一直默不作声的泷川突然提高音量说道。他把老花眼镜摘下来,将笔放到分发给审查组的资料上,目光冷冷地扫向佃一行。
“我冒昧问一句,参与这项研发的当真只有在场几位吗?”
十二月中旬,跟PMDA的事前面谈正式举行。
地点在地铁国会议事堂前站步行几分钟的霞关某大楼内。出席人员有一村、樱田,以及佃制作所的佃、山崎、立花和加纳。
事前面谈的约定时间是上午十一点半,也就是还有五分钟。
他们被领到一个房间,窗外就是冬日晴空下闪闪发光的霞关大楼群,可是佃现在无心欣赏景色。就连身为医生,已经有过数次面谈经验的一村,也只顾着紧张地盯着资料。
“各位久等了。”
“您的意思是?”
一村不明其意,便问了一句。
“我只是在想,这样真的没问题吗?”泷川道出了疑问,“想必各位都知道,这种医疗器械必然伴随一定的风险。我担心的是,万一出了什么事,仅靠你们几位能不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且不说北陆医科大学了,樱田先生那边不是个创业公司吗?而佃制作所也只是大田区的中小企业,不怕直说,这简直是吹一口气就能掀翻的规模嘛。以这个家底去研发医疗器械,负担会不会太重了?”
泷川的语气越来越不客气,最后直接用下巴指着桌子另一头的佃等人问道:“不是吗?”
八人准时进入房间,众人交换名片。
领头的审查员名叫山野边敏,看起来四十出头。而顶着专员头衔的负责人全都是年长男性,证明一村说的没错,这些都是医疗器械厂商的前从业人员。
“那就请你们开始说明吧。”
负责主持面谈的人名叫泷川,可能是这里年龄最长的。虽然听一村说审查成员最近变得更配合工作了,但不知为何,泷川那张黄鼠狼似的脸和看过来的目光给佃留下了截然相反的印象。
一村开始简明扼要地说明人工瓣膜研发的意义和现状,他的讲述流畅而清晰。待一村介绍完自己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研发计划,并推进到实验阶段的过程后,换上樱田就新素材开发方面进行简单补充。如此一轮介绍结束后,山野边敏开口道:“感谢两位的说明,情况我基本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