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月迷津渡(第3 / 11页)
周子秦顿时就得意起来了:“所以啊,其实我是个很有天分的人,假以时日,我和黄梓瑕联手,崇古你的京城第一神探地位可就难保啦!哈哈哈……”
他指着身旁的一个空壶、一个竹篮,说:“今日晨间,我去广度寺求了些净水,去祭奠黄使君。”
黄梓瑕点头,肯定他的想法:“子秦这次分析很正确。”
迎上来的是一个老管家,须发皆白,面带忧色。上来先朝他们躬身行礼:“见过周捕头。”
她看见巷子的另一边,一条修长挺拔的人影正站在河边绿竹之下。
温家也算是好人家,三进的院落,正堂挂着林泉听琴的画,左右是一副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竹子潇潇簌簌,他的身影清匀修长,两者相得益彰。
温阳的家在成都府西石榴巷,巷中颇多石榴树。正是夏末,石榴花已经半残,一个个拳头大的石榴挂在枝头,累累垂垂,十分可爱。
“老爷祖上留有山林资产,每年收入不错,夫人去世后他也不续弦不纳妾。他素来最喜王右丞诗意,说王右丞也是断弦不续,等日后到亲戚中过继一位聪明的也就行了,”管家说着,一脸疑惑地问,“请问捕头,这王右丞,是谁啊?”
“你记忆中这幅画出现的时间呢?”
周子秦点头,问:“那么,他与傅辛阮——就是那个殉情的女子,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呃……应该是近几天吧,总之应该没多久,之前也没见过。”
“我们老爷先祖曾出任并州刺史,后辞官回归原籍。老爷今年三十七岁了,十余年前也曾经热心功名,但屡试不中,也就淡了。等父母和妻子去世之后,老爷更是深居简出,一心只读老庄,常日在院内莳花弄草,不与人接触。”
黄梓瑕一动不动地看着他,而周子秦则兴高采烈地冲他招手,问:“咦?你不是禹宣禹学正吗?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在京中曾见过面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突破口,只能从傅辛阮与温阳的殉情案下手了。”
禹宣向他点头,目光在黄梓瑕的身上稍稍停了一下,先向李舒白行礼,然后才对周子秦说:“我正是有事要找少捕头。”
黄梓瑕和李舒白无奈相望,一致决定忽略掉这个人。
“你说你说!”周子秦蹦跳着就过去了。
等杂役走了,周子秦环视四周,说:“看来似乎没有其他异常了,我们还要待在这里吗?”
老管家带着他们在堂上坐下,让一个小僮仆给他们煮茶,又叫了家中厨娘和杂役,过来见过他们。
黄梓瑕将手指向松花里的方向:“走吧,去案发现场看看。”
周子秦赶紧扶起他:“老人家不必多礼啦。”
刚走出温阳家门,黄梓瑕一眼看见站在街角的人,脚步便不由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