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春节(第2 / 7页)
胡同里突然传进来“哔哔啪啪”几声响。天然看了看表,“小孩儿就是忍不住。”
又上了路,李天然前头带着,沿着曲曲折折,上头还铺着半尺多厚的雪,半个脚印儿也没有的山道,往下走。
他下了房,掏出那朵石榴花,钉在巧红房门上。
一进山就成了石头路,有点儿滑,很不好开。李天然慢慢开过了香山,又开了二十几分钟,马大夫叫他上一条小道,一条只给脚步压平了点儿雪的小道。走了没多久,到了一个没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他们在一座庄院门口停了车。
街上热闹极了,真也都不怕冷。他很快进了烟袋胡同。里头黑乎乎的。他走到尽头,矮身一跃,上了房。北屋东屋都有亮。听了会儿,声音打北屋过来,想是巧红在那儿陪老奶奶熬夜。
本来马大夫打算就住进卧佛寺现成的青年会招待所,可是马姬觉得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想在北平还混在美国人堆里,她爸爸才托同事在附近村子租了这座农宅的北屋和西屋。简单是简单,可是挺干净,有明暗五间房,两间有炕。马大夫丽莎一张,马姬一张,天然睡外屋搭的木板床。最方便的是,这个小村子里没别的牲口,就几头毛驴儿,天好的时候租给游山的人骑的那种。
他上正屋取了大衣,顺手在茶几上的纸盒子里拣了支红绒带金的石榴花。
“吃到了还不够造化?”马大夫拍拍女儿的头,“还领赏?”
“这条经过八宝山Golf Course。往南那条小路去Pao Ma Chang。”她先用英文发音,再叫他用中文念念。
“吃到了有什么赏?”马姬问她母亲。
天然念了两遍,笑了,“跑马场?”
“都还没。”丽莎给他添酒。
头三天,四个人骑着四匹毛驴儿,逛了附近七八个庙,什么碧云寺,卧佛寺,天台寺,法海寺,还有玉泉山。他们多半就在庙里吃个斋,有几次也吃自个儿随身带的罐头面包。路上偶尔下驴到树后头撒泡野溺。
李天然看桌上的人都正吃得香,第二锅还没下,脑子一转,“还不到十点,我上四牌楼去买点儿……”也没等别人说话就下了桌子。
第四天一早,他们去八大处,等逛完了那边的大悲寺,回到香山,已经很下午了。四个人顺着山路骑着,几乎无意之中经过了那座西山孤儿院。现在早就改成了一所小学。
“呦!”马姬给提醒了,“下午忘了买炮仗。”
都在过年,大门紧闭,里头多了几幢平房,操场上白白一片干干净净的积雪。他们全停了下来,都有点儿发呆,都没下驴,愣愣地看了会儿。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英文之外,大英帝国送给全世界的礼物,高尔夫和赛马。”
“谁吃到制钱了?”天然回来一上桌就问。
“我不知道北平还有这些玩意儿。”
四牌楼底下全都是人,有的赶着办年货,大部分是来赶热闹。李天然挤了过去。找了个地摊儿,买了十好几盒,什么“二踢脚”,“闷声雷”,“炮打灯”,“滴滴金”……
“有英国人的地方就有。天津,上海……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