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下册 第十六章(第4 / 10页)
说是"殿",其实就是间高窄的瓦舍,正中一尊弥勒坐莲的泥像,像前一张香案,供着三色果品,色泽一看就是蜡捏的。一个身穿缁衣的银发老太太,正背对着他们,拿着一把笤帚疙瘩在扫砖缝里的香灰。
"于廷益!"太子的声音又大了几分。于谦这才闭上嘴:"臣在。"
昨叶何和梁兴甫同时半跪拱手,恭声道:"佛母,缴法旨。"老太太跟没听见似的,继续弓着腰唰唰扫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头来。
"......可在临清运河旁的钞关会面,那里是过往船只必......"
"玉露?!"
"大、小清河?您跑去那里做什么?"
"大哥!"屋子里的声音也一下子激动起来。
朱瞻基道:"本王仔细研究过水图了,安山湖的东畔有一条府河,可以东入大清河、小清河,现在换乘,还来得及。"
吴定缘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自己妹妹。自从五月十八日中午吴玉露被绑架之后,她一直杳无音信,居然也被带到济南府来了。
没想到,她大隐隐于市,居然堂而皇之地待在济南城里头,藏身于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白衣庵内,难怪能避开多次搜捕。
于谦眼神一凝:"难道......是吴定缘?他没死?"
梁兴甫和昨叶何一左一右,带着吴定缘走过门楼。门楼里没有守卫,只依墙放着两堆干柴、一架纺车和一些香烛裱纸,再往里走,是一座砖砌的无梁小殿,左右各有一处破旧厢房。殿前的小院里分出两分田地,里面满是细茎,开满了碎白的细花,攒簇如伞,应该种的是胡萝卜。
"还记得淮安白莲教香坛的那个管事吗?他之前跟我借钱,是因为从南京过来两位护法,找他们要功德捐。我给了管事一笔钱,顺便打听了一下,那两位护法一个是女子,叫作昨叶何,另外一个不知姓名,但体格极硕,身有疤痕与烧伤,听描述与病佛敌极似。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第三个人,看不清面貌,但体型是个瘦高汉子。这个人一直被捆着,似是一个囚徒。"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就是个极普通的寒酸小庵而已,任谁也想不到里面藏着大明最危险的敌人。
于谦的下巴猛然一绷,双眉迅速聚敛到了额心:"殿下不去临清,还能去哪里?"
吴定缘双眼一瞬间变得通红,他挣扎着,想要冲到厢房前,可却被梁兴甫的大手稳稳压住。昨叶何在一旁笑道:"你们兄妹才分别八九日,便这般想念,真是令人羡慕。等一下见完佛母,再叙亲情不迟。"吴定缘冷哼一声,白莲教这个意图太明显了,这是打算用玉露来要挟自己做事,就像要挟吴不平一样。
这句话伴随着一阵长长的呼气而出,可见憋忍了很久。于谦似乎还没听明白,太子又重复了一遍,双手把响泉琴推开。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想要挟他,何必绕到济南这么折腾?佛母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吴定缘一时也糊涂了。他只能高声喊一句:"玉露你等我!"然后跟着他们进了正殿。
"本王已经决定了,不去临清。"
既然已经说到了这份上,朱瞻基索性不再遮掩:
他们穿过小院,正要往殿里走,忽然听到左边厢房传出一声轻轻的、不太确定的呼喊:"哥哥?"
于谦顿时蒙住了。济南?虽然从济南亦有通往京城的大路,可跟漕河的速度没法比,舍近求远,这是苏大夫给太子吃错药了吗?他用诧异的眼神看向苏荆溪,后者只是轻轻摇了一下头,表示也不知道。
吴定缘一听这声音,肩膀一颤,惊愕地朝那边望去。厢房的窗栅后面,露出一张憔悴清丽的面孔。
"走小清河到泺口镇下船,旁边就是济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