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奏 一个益州人在武昌 第一章 结局与开始(第3 / 7页)
一出门,成蕃担忧地小声对狐忠说:“这一次孝和怕是凶多吉少啊。”
“是,或者不是?!”
狐忠和成蕃怕他酒后说出什么,赶紧把他劝住,搀回屋子里去。一直到荀诩沉沉睡去,狐忠和成蕃两个人才离开荀诩家。
“事实不错,但我不认为这种表述是正确的。”
走廊的尽头是一个漆成灰色的木门,荀诩推开门走进去,发现里面已经有一名身穿军正司制服的士兵在等候。那名士兵站的笔直,他看到荀诩,面无表情地问道:“是靖安司的荀诩从事吗?”
“没有瓜葛,马岱将军是清白的。”
荀诩走在宽阔空旷的走廊里,不无恶意地想。走廊两侧是厚厚的青砖墙,没有窗户,唯有通过入口处透进的阳光才让通道里多了几分光亮。荀诩背朝着入口,朝逐渐变暗的走廊深处走去,双脚踏在青石地板上,发出浑浊的响声。冰冷的空气呼吸到肺里,让荀诩一阵痉挛。
“根据记录,那份监视记录,是在去年就已经被司闻曹右曹掾冯膺归档封存,你认为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古人云,人如其名;这也可以说是官如其屋了。”
“请在这里少候。”
“马岱将军是自愿协助你们的吗?”
很快,士兵来到一个房间,拉开房门请荀诩进去。荀诩走进去以后,发现这间屋子并不大,但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墙壁用白灰粉刷过,单调且耀眼;整间屋子被有意识地分成高低不同的两个部分,荀诩所在的地方是屋子的最低处,只摆放了一把胡床;而屋子对面的地板则高出一、二丈,一字排开了四张冷灰色的木制案几,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胡床。
“是的。”
荀诩跟随着那名士兵在军正司的城楼里转了几个弯,感觉自己差不多迷路了。根据走下台阶的数量,他估计评议间会是在地下的某一个房间。上一次荀诩以评议官员的身份参加时,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山洞里。军正司的人显然认为,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控制被评议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我想,大概是他认为这份记录并无参考价值吧。”荀诩心想目前还是不要把冯膺的风流艳事说出去比较好。
三月二十六日,荀诩早早洗漱干净,换上正式的官服前往军正司。军正司位于南郑东部的古城楼中,城楼是刘邦时代的建筑,建筑主体用六指厚的大青砖砌成,结构厚重宏大,但楼内却阴暗寒冷,
“很好,换句话说,你在三月二十八日使用毫无价值的封存挡案去胁迫我军的高级将领,威胁他与你合作。而事实上他却是无辜的。是这样吗?”来敏得意洋洋地追问。
“是啊,如果没有出现奇迹的话……”狐忠望着张灯结彩打算欢庆胜利的南郑城,把两只手笼到袖子里。
“我想您弄混了‘有瓜葛’和‘有联系’的概念,马岱将军与五斗米教没勾结,并不代表没联系,我认为……”
来敏露出“我早洞察了你的谎言”的笑容,他大喝一声:“但据我们所知,他是被你胁迫的!”这一声完全没有震慑到荀诩,他只是弹了弹衣袖,从容答道:
“请跟我来。”
“我只是根据靖安司的监视记录去找他,也许他与五斗米教徒之间有联系,我能用的上。”
“正是。”
“结果呢,你是否确认马岱将军与五斗米教徒之间有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