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志同道合(第1 / 2页)
拉拉被童家明这话逗笑起来,说,在DB同事这么久,我可从来没听你说过这么甜蜜的话。
童家明说是呀,现在大公司选拔接班人也就是在那最顶级的百分之十的人尖里挑嘛,当年的高考那真叫万人过独木桥,能过去的都是相对拔尖的,工作最后都由国家包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关心过,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拉拉起先还笑,等童家明这话一出,她顿时一怔:“你要拉我入伙?”
拉拉笑道:“整容就算了,大部分人都既不那么丑也不那么漂亮,样子过得去就行,还不如把言谈举止给练好了更合适。”
童家明说得很恳切:“拉拉,当年做校园招聘的时候咱俩搭过档,这一套你熟悉,你做事的方式我也非常欣赏。我是真心想拉你入伙的。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呵呵,太对了,俗称‘三拼’!粥少僧多,不拼怎么办?要不怎么现在高校应届生做整形的特别多呢!”
拉拉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兴趣她当然有,只是,眼下在SH好不容易才打开局面,虽然辛苦点,倒也上上下下都吃得开;工作内容又不错能学到不少东西,她在业务上已经进步不少;而且,听说来年下半年组织架构就要准备拆分了,到时候,supply chain(供应链)和sales force(指销售团队及围绕销售体系派生出来的相关部门)一分家,SH中国势必要设立独立的HR总监—如果说,过去,对总监职位的憧憬只是一种隐约的想法,那么现在,拉拉是比较具体地看到了当总监的希望。虽然李卫东很强又深得麦大卫赏识,但是拉拉自问麦大卫的第二选择还是可以接受她杜拉拉的;至于黄国栋,拉拉觉得他会倾向自己;剩下何查理,他在任何场合对李卫东和杜拉拉都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但是拉拉估计,基于与麦大卫抗衡的考虑,何查理会宁愿选择一个相对温和的,所以他也可能会谨慎地倾向自己—如此一来,只要能和未来分管销售市场的副总处好关系,拉拉感到自己可算是总监职位很有希望的“接班人”。
拉拉说,得先培养起口碑。童家明表示同意。
童家明说,还不光是这个,我就算开了培训班,也得姑娘小伙子们识货才行。
“得体的言谈举止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帮助,但我觉得更关键的问题是‘定位’,得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有效地找工作。” 拉拉说,“以我的个人经验,很多新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其实挺茫然的,他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能做什么、可能做好什么、行业未来的前景、用人单位喜欢用什么样的人,都搞不清楚,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价钱概念—我期待若干工资,这个他们讲得出来,然后只要这份工作能提供一个还算体面的工作环境。当然,如果你给他们机会在面试中提问,很多人会问公司将提供什么方面的培训。”
拉拉说,你要是想开这种培训班,得有几个称职的培训师才行,而且最好能分布在高校集中的主要城市。
童家明说:“你说的‘定位’我特别感兴趣。人总是在摸索和碰壁中不断寻找校正自己的定位,我的职业理想就是缩短年轻人的这个寻找过程,减少碰壁的次数,从而提高生命的效率,改善生活的质量,比如早点退休,钱虽然不很多但也不为钱发愁。”
“没错,他们得拼努力,拼做人,拼仪表。”
拉拉没有说出自己的心思,童家明还是猜出了七成。以他对杜拉拉的了解,知道这个人不管陷入什么艰难的处境,她都会咬牙坚持并且设法取得胜利,所以如果说她在SH有升职指望,他并不感到意外。但是,童家明对李卫东其人也略知一二,他可以想象到,对杜拉拉而言,那绝对是个非常剽悍的对手,恐怕拉拉输给李卫东的概率不见得会低于百分之五十。
童家明嘿嘿一笑道:“猜对了!反正,过去是百分之十的人群,现在扩张到百分之八十的人群,高校已经完全产业化了,没准哪天,只要考生愿意读,百分百都能被录取。和二十年前相比,‘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这么庞大一个群体,每年都要呼啦一下涌上社会,找工作自然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还好,其他学校的孩子面临的困难就大多了。”
童家明也不着急,他恳切地表示:“拉拉,我知道这是个大事,你慢慢考虑,不着急答复。反正,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了,我就在这里等你。”
拉拉说,没有太留意,我猜没有百分之八十也有百分之七十了。
童家明说,咱们学英语的时候不是有情景对话吗?老外把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遇上的典型对话进行分类,有针对地学习,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
“是吗?那咱俩还算得上是同志。”
“你打算干这个呀?”
“我有一双识别同志的眼睛,要不你说我来广州怎么不找别人单找你呢?”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