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 > 41志同道合

41志同道合(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拉拉临走,童家明殷殷叮嘱,“拉拉,莫负我心,千万不要放我鸽子。”拉拉说,得了,你看中我,不就是因为我是一头明知前面是坑也坚持要掉进去的倔驴吗?童家明把手放在胸口表白:“那不是我说的,是李斯特说的,当然,我认为他有他的道理。”

童家明告诉拉拉,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高校做宣讲以建立口碑,他问拉拉是否愿意帮忙在广州和北京的高校做免费宣讲,内容都是关乎就业辅导的。拉拉踌躇了一下还是拒绝了,虽说童家明强调了宣讲是免费的,考虑到自己还在跨国公司任职,她不太愿意独立于公司之外去做抛头露面的事情。

“那么你们三个打算做什么?”

童家明不死心,又问拉拉是否可以帮助他编写培训教材。拉拉想了想,出了一个主意:“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写,你觉得怎么样?比较生动,便于吸收消化。而且,没有条件上你的培训班的人也可以买书自学。”

童家明一笑说:“我也这么觉得。可是总监这事儿,光有实力还不够,还得有运气。”这话拉拉倒也同意,放眼全中国,大公司的HR总监位置也就那么些,一个人就算实力够了,也未必能有空缺轮到他。

童家明眼睛一亮,高兴地抚掌叫好,他觉得这主意有创意,也实在。拉拉说,我们可以像写电视剧本那样,每一个观点都用若干个独立的典型案例去说明。

童家明严肃地说,那时候我还年轻,不懂事儿。

拉拉想了想说,差不多,我考大学那年说是每十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被录取。

拉拉也止住了笑:“家明,特别开心你能想到我,而且,你的理想和我的理想可说是不谋而合。只是,不好意思,目前我正处在职业发展比较关键的时候,毕业后拼了这么些年,九十九个头都磕了,最后这一哆嗦我不想就这样罢手。”

童家明说是呀,在中国,以前管大学生叫“天之骄子”,倒也有道理,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我记得我高考那年,录取率也就百分之七到八的样子,你呢?

童家明夸张地做出一个深受打击的表情,其实他早有思想准备。“没关系!”他说,“这次你拒绝了,下次我还会再来问你改主意没有,除非你彻底退休不干了,那我就死心了。”

童家明说,这次不是跳槽,我和另外两位做HR的朋友准备联手自己创业。拉拉吃了一惊,第一反应就是:“你不想做总监了呀?我觉得你有实力在大公司拼一个总监位置的。”

两人当场一言为定,拉拉回去就结合童家明的就业辅导计划来编写教材大纲,写好后两人一起讨论修改,直至敲定这本教材到底需要展示灌输哪些理念和技巧,然后两人分头去准备案例,材料完备后由拉拉主笔。

两人各自问候了对方的工作近况,童家明就说:“拉拉,我要辞职了。”拉拉笑道:“又有什么好机会?”心里却嘀咕,他上次跳槽才刚过一年呀,又要跳?是不是快了点?莫非是一个总监的位置?

拉拉说,我刚才给这本教材想了个名儿,《毕业头三年》,你看怎么样?童家明一咂摸,觉得就是这么个意思,挺准确。

五一假期刚过,拉拉接到了一个令她意外的电话,童家明来广州了,约她见面。虽然两人后期在DB的合作还算默契,但论起交情也就止于同事,并无私交,拉拉没想到都各奔前程了,童家明还会约她见面。有点疑惑,但拉拉还是高兴地赴约了。

拉拉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是我,也会选择这个方向做—现在大学生就业很难,就业辅导值得做。”

那天,关于就业辅导,两人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很久,很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王伟见拉拉很晚还不回家,心说不是说跟童家明吃饭吗,这吃到哪里去了?他有点儿不放心,特意打电话问了拉拉一次。

拉拉来兴趣了,问童家明是否能说具体点。童家明嘿嘿一笑:“我觉得辅导新人找工作算是一件值得做的。你认为呢?”

虽然拉拉明确说了暂时没有创业的打算,但童家明看得出来,她对就业辅导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

“猎头总是要做一做的,三个人都有现成的人脉。不过,这不是我最主要的目标,我想做更贴近普通民生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