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志同道合(第1 / 2页)
童家明说,还不光是这个,我就算开了培训班,也得姑娘小伙子们识货才行。
拉拉说,得先培养起口碑。童家明表示同意。
童家明说是呀,现在大公司选拔接班人也就是在那最顶级的百分之十的人尖里挑嘛,当年的高考那真叫万人过独木桥,能过去的都是相对拔尖的,工作最后都由国家包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关心过,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拉拉说,没有太留意,我猜没有百分之八十也有百分之七十了。
童家明嘿嘿一笑道:“猜对了!反正,过去是百分之十的人群,现在扩张到百分之八十的人群,高校已经完全产业化了,没准哪天,只要考生愿意读,百分百都能被录取。和二十年前相比,‘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这么庞大一个群体,每年都要呼啦一下涌上社会,找工作自然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还好,其他学校的孩子面临的困难就大多了。”
“没错,他们得拼努力,拼做人,拼仪表。”
“呵呵,太对了,俗称‘三拼’!粥少僧多,不拼怎么办?要不怎么现在高校应届生做整形的特别多呢!”
五一假期刚过,拉拉接到了一个令她意外的电话,童家明来广州了,约她见面。虽然两人后期在DB的合作还算默契,但论起交情也就止于同事,并无私交,拉拉没想到都各奔前程了,童家明还会约她见面。有点疑惑,但拉拉还是高兴地赴约了。
两人各自问候了对方的工作近况,童家明就说:“拉拉,我要辞职了。”拉拉笑道:“又有什么好机会?”心里却嘀咕,他上次跳槽才刚过一年呀,又要跳?是不是快了点?莫非是一个总监的位置?
童家明说,这次不是跳槽,我和另外两位做HR的朋友准备联手自己创业。拉拉吃了一惊,第一反应就是:“你不想做总监了呀?我觉得你有实力在大公司拼一个总监位置的。”
童家明一笑说:“我也这么觉得。可是总监这事儿,光有实力还不够,还得有运气。”这话拉拉倒也同意,放眼全中国,大公司的HR总监位置也就那么些,一个人就算实力够了,也未必能有空缺轮到他。
“那么你们三个打算做什么?”
拉拉笑道:“整容就算了,大部分人都既不那么丑也不那么漂亮,样子过得去就行,还不如把言谈举止给练好了更合适。”
“谁说不是呢!”
“你打算干这个呀?”
童家明说,咱们学英语的时候不是有情景对话吗?老外把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遇上的典型对话进行分类,有针对地学习,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
拉拉说,你要是想开这种培训班,得有几个称职的培训师才行,而且最好能分布在高校集中的主要城市。
“猎头总是要做一做的,三个人都有现成的人脉。不过,这不是我最主要的目标,我想做更贴近普通民生的事情。”
拉拉来兴趣了,问童家明是否能说具体点。童家明嘿嘿一笑:“我觉得辅导新人找工作算是一件值得做的。你认为呢?”
拉拉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是我,也会选择这个方向做—现在大学生就业很难,就业辅导值得做。”
童家明说是呀,在中国,以前管大学生叫“天之骄子”,倒也有道理,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我记得我高考那年,录取率也就百分之七到八的样子,你呢?
拉拉想了想说,差不多,我考大学那年说是每十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