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定位(第3 / 4页)
“第二,分配任务和资源要公平合理。
“第三,关于辅导,提醒一点,辅导的真谛是启发,不是告知。下属遇到困难,可以先问他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建议。让他有参与意识,他会更积极主动,对新知识也会理解得更好。”
拉拉说到这里,李坤恍然大悟:“拉拉,今天咱们一开始,你就先让我模拟面试,说出我对经理职位最关心的是哪些内容,然后你又问我喜欢我自己经理的哪些特点—其实这就是在启发我,什么是一个经理的定位,对吧?”
拉拉哈哈笑道:“没错!你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我的确担心文件上的这些内容太枯燥,直接讲恐怕你记不住,所以才让你自己先思考。咱们继续哈!
拉拉说:“你看,这图上的内容,其实就是刚才你自己说过的那些。图的正中是‘区域业务’,作为一个经理,考核他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就是能否完成业务指标!如果不能完成业务指标,其他的做得再好也白搭!这也是你的大区经理陈丰反复强调的—对核心业务的把控永远是第一位的。”
李坤对此毫不含糊:“明白!这个肯定!不仅对于自己的业务指标如此,如果其他团队遇到困难,我还会非常乐意尽我的能力为大区多做贡献。”
拉拉见李坤在业务指标上拎得很清,暗想:难怪陈丰会升他,关键问题上,李坤和陈丰的确保持了高度一致。
拉拉继续给李坤讲解示意图:“此外,这个图里,上方的‘与上级保持一致’,还有右边的‘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这些对你都不是新东西,只不过现在的分量和范围比以前更重更大了,但方法和原理没有变;图形下方的‘发展下属’,还有左边的‘跨部门沟通合作’,这两条是你原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部分,你需要特别留意。”
李坤点头表示明白。
李坤解释说:“是的,我是想,面试的时候不见得能让我问这么多问题,客户关系我是很重视的。”
拉拉这时候才把准备好的文件递给李坤一份:“李坤,我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你刚才的那些问题,都是基于你对经理的定位提出来的。”
李坤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拉拉说:“做人做事做生意,就得先想好自己的定位。毛主席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主席这话说的其实就是关于定位的重要性。”
李坤没听说过毛主席有这段语录,不过既然拉拉说有,那就错不了。连毛主席都认为“定位”是“首要”的,李坤感到很兴奋,他眉开眼笑地搓了搓手说:“太好了!”
拉拉指着图形下方的“发展下属”说:“尤其是‘发展下属’,对一个经理来说意义重大。”
李坤等着拉拉展开来谈“发展下属”,她却先问了李坤两个问题:“在你的历任经理中,你最喜欢谁的风格?为什么?”
李坤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田野的风格。至于为什么—田野通常都会放手让我去做,我做得好的地方,她还时常让我和其他同事分享,这让我感到她重用我、信任我,还让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标兵,所以我干得很来劲儿。有时候遇到情况复杂不太好办的局面,她再为难也会果断做出清晰的决定,这样我们做下属的,感到方向很明确,不迷茫。当然,偶尔也会有决定做错的时候,这时她会把错都揽到自己身上,从不把责任往下属身上推。老实说,我在田野手下这几年,干得很开心,也很充实,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
“过去,田野是你的经理,现在你自己要做经理了。咱们一起来看看,一个经理应该如何带好下属。
“首先你得给下属设定清晰的工作目标。所谓领导,就是给大家指明方向的人,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得明确沟通你的期望,到底你要人家做什么、怎么做,说清楚,别让下属猜。
拉拉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定位。比如在一个小小的业务合作中,是你在求他,还是他在麻烦你,这就是很基本的关系定位。这个定位决定了你在相处中的姿态。
“比如,一个人考大学,他根据什么来填报志愿?首先他得看自己考得怎么样,有资格考虑哪些高校;然后他得考虑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此外他还得好好考虑那些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是否乐观。
“比如,一个人找工作,他得搞清楚,他喜欢做什么?他擅长做什么?这份工作的收入是否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
拉拉一挥小拳头,对李坤总结道:“可以这么说,定位就是:你是谁,你现在的位置在哪儿,你要往哪儿去,这一路上谁对你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哪些事儿是你必须做到的。一个人如果没在一开始就把定位搞对,那么后面的事情他就很难做好。”
拉拉指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示意图,给李坤解释经理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