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II > 第8章 我不是拜金,我只是习惯了金钱带来的快乐

第8章 我不是拜金,我只是习惯了金钱带来的快乐(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不做不想干的工作,缩减日常开支?

我万万做不到。

因为普通人吧,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徜徉在精神生活里。像周作人说的,是因为这些无用的东西,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生活才觉得有意思,而且,还是愈精炼愈好,浅白地说,是越贵越好。

总之,赚钱没有错。

不用上班,夜晚空下来,又跟老吴散了两次步。

在希望和失望间起起伏伏,明明没做什么很累的事,整个人还是很疲惫,像每日长途跋涉,披星戴月,在山谷和荒径穿行,以为走到了终点,摸摸索索又是另一条路。

人的大部分痛苦源于不甘心。想起老吴的表姐Jessie,说自己激流勇退,就是因为当你赚过二十万一个月,还怎么回来过两万一个月的日子。其实从两万五退到两万,都是无法忍受的,相当于每个月减掉五千块的任性。

我不是拜金,我只是习惯了金钱带来的快乐。

一只小小的镀银泡茶器,所费不多,但是每次把茶叶装在这样的器皿里,听到咔嗒一声,心里就觉得好满足。连里面装的茶叶,也有好坏之分。好的玫瑰红茶,喝起来像刚刚洗完澡柔滑的肌肤,坏的味道就会涩,溢出拙劣香精味。

以前不会这样,小女生会图样子好看,颜色鲜艳,只要看起来热烈奔放,像那么回事就满足了,不会在小小的东西上找什么诗意,因为未来就是一整片的诗意啊。

暑气散去,上海的街道又迷人起来,老吴自从我上次摔了一跤,现在走路经常冷不丁一声——“喂,旁边有车,这里有砖头”!非常敬业的护花使者。

有一回我们从淮海路走到成都北路,我猛然发现这条高架桥下的街道,完全脱离周围几条街遍地可见的租界气息。安福路五原路到处都是欧美人,英语比普通话更喧嚣。成都北路越走越有外来务工者风味,几家五金小铺全是衰败气息,门口脏兮兮的外地小孩跑来跑去,跟法租界那些白白净净,礼貌地跟自己亲爹妈说thank you的小朋友,完全不同。

走着走着,我对老吴说,看过乔治·奥威尔吗?

他点点头,看过《1984》。

只是到了三十岁,坐了七八年办公室才惊觉,人生没有多少诗意,日常生活是一张琐碎的网,你得在各种细碎的东西上编织想象。比如一件四位数的衬衫,我不是不能买便宜的,可是便宜的太缺乏想象。当价格到了两千以上,可以看见一片邃蓝夜空,上面一排又一排黑色仙鹤飞过;或者在另一件连真丝都不是、只是棉的衣服上,看到自己一直在找的、冷酷里藏了一点点温柔的小格子灰。

所以后退让人心灰意冷。

这些矫情抱怨给谁听都不合适,又不是什么非用不可的花费。我还想起一种很有趣味的葡萄,在一家有机商店里售卖,明明是葡萄,非叫桃太郎,个很大,黄黄的,吃起来才知道为什么,的确能品出一点点桃子的清甜软糯。

一小盒葡萄四十八,在城里过有趣的生活,其实是很贵的。

绝对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意我这个观点,想起工作后曾经认识一个女生,复旦毕业,却着了梭罗的魔,不过没去乡下也没选择放飞自我,她只觉得,人的很多花费没有任何益处,工作更加摧残人心。她在我脑中的标记是基本款女孩。每样东西都用最基础的,这样就不用为了一些无用的消遣,逼着自己干不喜欢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