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14:杯中起涟漪 第十章 敦煌城郡主临世,青鹿洞书声琅琅(第2 / 7页)
妇人温柔笑着没有说话。
吕云长不假思索道:“秃驴们喜欢香火钱,怕香客爬山太累。道教那些臭牛鼻子都是求什么长生不老啊证道飞升啊,自然要挑一个离神仙最近的地方,每天诵经拍马屁,神仙们才听得到嘛。至于读书人咋想的,大概是山脚山顶都给人霸占了去,只好在山腰盖房子了吧。师父,我这个说法是不是很有道理?”
年轻人突然问道:“我爹叫王明寅?”
徐凤年双指弯曲,在吕云长脑门上轻轻一叩,微笑道:“不是我小气,或是偏心余地龙,而是那两样东西与你不合心意,等我将来也有些武学心得,只要有机会编撰成谱,到时候只会送给你,而不是余地龙和王生。”
妇人作势要打。
吕云长惊喜道:“当真?”
年轻人有了笑意:“嘿,我爹还能讲出这样的道理?”
妇人连忙起身:“拿几块布去。”
她柔声道:“徐念凉,我的小地瓜,长大以后,一定要去找你爹哦。”
年轻人看了眼天色,起身道:“温大哥昨天说让我有空找他喝酒去,好像是听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我这就去了啊。”
三骑稍稍绕远路去了一趟青鹿洞书院。师徒三人在山脚停马,将马匹交给书院杂役喂养马草,然后徒步拾级而上。徐凤年虽然赶路很急,但登山很缓。正是在这条山道上,他曾经跟高树露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抵,那之后他得到了天人体魄,呵呵姑娘也戴着那顶不合时宜的貂帽去拦截王仙芝,以卵击石一般。徐凤年在半山腰凉亭歇脚时,眺望幽州山川,没来由记起了大雪坪上的那个说出“请老祖宗赴死”的读书人。徐凤年斜靠着一根书院在年初重新刷过朱漆的鲜红亭柱,自言自语道:“轩辕敬城,我去年赠书徽山,也许你女儿会疑神疑鬼,以为我又是想着跟她做什么买卖,其实不过是希望能多一些江湖种子。轩辕青锋以为我不知道赵黄巢临死出窍后所做的手脚,我只是不想追究计较而已。她想以女子身份做武林盟主,做徽山大雪坪的王仙芝,都随她去好了。再过一百年,以后的草莽龙蛇,恐怕天象境界都比如今的陆地神仙还要稀罕,更不会有读书人以读书读出一个儒圣境界。当年你说了一句话,‘蚍蜉撼大树,可敬不自量’,那会儿没有什么感触,如今回想到我北凉的处境,确实难免心有戚戚然。”
妇人摇头笑道:“不想听。”
徐凤年轻声道:“继续上山。”
妇人开心道:“这是好事啊。你认识那么多朋友,就你温华大哥是真心想你好,以后帮忙做事,多出力,钱不钱,不要太看重了。你爹说过,咱们人啊,掉钱眼里可就爬不出来了,那才真是一辈子劳心命,看上去衣食无忧,其实是过不舒服的。”
跟在徐凤年屁股后头的吕云长得意扬扬地瞥了一眼余地龙,后者翻了个白眼。
年轻人突然说道:“娘,温华大哥说过了,我就不该去混江湖,他说等他攒够了钱,大概今年秋再跟掌柜的赊些,就能从掌柜的手里盘下那酒楼,以后让我帮他打打杂,我答应了。”
徐凤年笑问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佛教寺庙多建在山脚,大的道教宫庙却多在山顶,而儒家的书院,往往喜欢在山麓半腰。”
脸上瘀青还没有彻底消失的吕云长轻声嘀咕道:“师父,去碧山县也就罢了,毕竟有裴姨那么风华绝代的女子,冷落了不好。可这座青鹿洞山,在半山这儿我就能听到那些读书声,我脑壳子都疼了。师父你说你来做啥,我可事先说好啦,若是没有第二个裴姨,而只是来书院听人背书,我可就真要翻脸的。到时候我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再手起刀落,把那些读书人砍杀得人仰马翻。”
年轻人笑道:“娘,我跟你说啊,以前江湖上也有个叫王明寅的,可了不得,他哥就是那个守了十年襄樊城的王明阳,是当年唯一让北凉王也没办法的大官。他自己呢,也厉害,是天下第十一的武学高手。他们兄弟二人的王家,那就更吓人了,我听到过一个文绉绉的说法,叫作世代簪缨,意思大概是说家里很多代人都是做达官显贵的吧。娘,你想不想听那个跟我爹同名同姓家伙的江湖事迹?”
余地龙怒道:“吕云长,还没打够是不是?信不信我一拳捶死你!”
本来只是假装要给儿子一个板栗的妇人,这下子是真敲在儿子额头上了,她气笑道:“哪有做儿子的直呼爹名讳的!”
吕云长也跳脚,一脸幽怨地望向徐凤年,无比委屈道:“师父,你偏心大师兄!王老怪的秘籍交给他保管也就罢了,连师父你姥爷他老人家那部毕生心血的刀谱,也一并给了大师兄,我是路边捡回来交给后娘养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