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17:落子太安城 第三章 徐北枳大发怨气,曹长卿放下心结(第2 / 9页)
两名远道而来的外乡士子都对这个登徒子怒目相视,来自辽东的豪侠更是猛然起身,按住腰间佩剑,沉声道:“小子,我劝你把狗爪子从陆姑娘肩头拿开!”
四人只见那个年轻人悻悻然缩回手,但是紧接着他便抬起双手,重重击掌。
很快就有一名身披铁甲的北凉武人大踏步走入酒楼,大堂顿时鸦雀无声。而这名武将,一看就不是寻常士卒,说不定是个边军都尉那都小了。
徐凤年对这个世界,对这个江湖,始终心怀善意。
就像楼外的日头,太平光景,所有人都觉得是炎炎夏日的罪魁祸首。可当入冬,日头不会因为夏天时分人们的憎恶,就不会到来,而是依旧让人感到暖意。
徐凤年喝完了最后一杯酒,轻轻放下酒杯,由于是拼桌,随着那边的大酒大肉不断端上,他的菜盘碗碟都被挤压在一起,显得可怜兮兮,鸠占鹊巢莫过于此。
好像是生怕这个碍眼的家伙垂涎美貌,还要觍着脸跟店伙计多要一壶酒,所以当徐凤年放下酒杯的时候,四名男子都投来不怎么客气的视线。
徐凤年笑了笑,就要识趣地结账离开。
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做了什么。
不是你做了什么壮举,而是设身处地,你只要做了什么我做不到的事,那我徐凤年就会由衷敬佩你,若能同桌,为你倒酒敬酒又如何?
当年第二次游历江湖,有个叫吕钱塘的剑客扈从,死前对徐凤年骂了一句“狗日的世子殿下”。意思很简单,如果你不是北凉世子,不是徐骁的儿子,不是听潮阁有想要的秘籍,老子会为你拼命?
所以徐凤年按照吕钱塘遗愿将骨灰撒在广陵江的时候,依旧心怀愧疚。
所以徐凤年对那个因为胸脯丰满而羞于与人切磋的女侠,那个愿意在他和温华落魄时也流露善意的女子,始终觉得她是真正的女侠。
因为那个不知何事找到这里的徐北枳,其实就站在那名女子身后。他先前拒绝了徐凤年眼神示意的落座,已经站了两杯酒的工夫了,每当听到那两名读书人对徐凤年冷嘲热讽的时候,就幸灾乐祸笑得不行。
徐凤年对这个自己亲手从北莽拐骗到北凉的年轻谋士,其实很是愧疚。徐北枳跟陈亮锡的徐陈之争,在师父李义山在世时就埋下了伏笔,对于两块璞玉的雕琢,李义山也为徐凤年锦囊相授,提出过独到见解:“徐北枳如豪阀女子,即便中人之姿,自有大家气度,也需从细处小心雕琢,祛除负傲,方能慢慢见天香国色,渐入佳境。”“陈亮锡恰似贫家美人,虽极妍丽动人,终究缺乏了天然的富贵态。需从大处给予气韵,开阔格局,才可圆转如意,媚而不妖。”
所以这些年来,徐凤年尝试着将陈亮锡“带在身边”,先是让其主持北凉盐铁,后来更是让陈亮锡负责北凉地方军政改制,反而将徐北枳丢了出去,远离清凉山,在陵州官场慢慢攀爬,直到凉莽大战在即,不得不匆忙拿下钟洪武,徐北枳才火速晋升。如今两人走势刚好颠倒,陈亮锡远在西域流州,徐北枳身处清凉山王府,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从明面上看,徐北枳当过陵州刺史,是务实的封疆大吏,如今升任北凉道转运使,虽是略显务虚了,却像离阳的州郡主官入京担任六部尚书,若是能够再经历一次外任地方和回调中枢,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首辅次辅了。反观陈亮锡,盐铁、漕运、军政三事,两败一成,官职始终高不成低不就,在流州青苍城更是至今才做到别驾,连徐北枳的陵州刺史都比不上,好像被徐北枳远远抛在身后,但事实上北凉境内受益于改制的那些实权武将,如汪植、黄小快、焦武夷之流,对陈亮锡这个幕后人或多或少都念一份香火情,尤其是死守青苍城之战,更把陈亮锡推到一个超然的地位,北凉官场和赴凉士子,就对陈亮锡的投笔从戎极为推崇。一个暂时还未被朝廷承认的从二品转运使,一个众望所归且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流州别驾,一个“躲在”北凉后院的刺史,以及接下来继续与赋税粮草打交道的转运使,一个亲耳听过北莽马蹄、亲眼见过北莽铁甲的流州中坚文官,两者未来成就的高下,是不会以官品高低来判断的。
在徐凤年的内心深处,拥有全局大才的徐北枳,只是因为自己需要世袭罔替安稳过渡,才被“雪藏”在陵州,否则徐北枳更应该在幽州或是流州主持大局,杨光斗或者胡魁的刺史位置,其中有一个原本应该交由徐北枳,可惜接下来马上就是第二场凉莽大战,徐凤年仍是需要徐北枳远离战场,为北凉边军赢得一个稳固的后方。这样一座没有硝烟的沙场,老百姓注定看不见,甚至连北凉官场也会忽略。自然而然,远不如身处边境第一线的陈亮锡大放异彩,璀璨夺目。
在徐凤年起身喊来店伙计的时候,徐北枳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上前几步,笑眯眯拍了拍那名女子的肩膀,等她错愕转头的时候,问道:“敢问芳名?”
李淳罡的江湖很大,大了一辈子,所以大雪坪剑来,是为绿袍儿,广陵江畔破甲,是为昔年那个风采冠绝天下的青衫剑客,只为两人无憾。死前万里借剑,是为了亲自否定那句“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老黄的江湖很小,他的死在武帝城城头,是为了喜欢吃剑的师父隋斜谷,向自己师父证明他有个还不错的徒弟。更多是为了那个让他愿意称呼一声公子的年轻人,那个一起走过江湖的年轻人。一起颠沛流离六千里,缺门牙背剑匣的老人,才不把徐凤年当成世子殿下,而像是自己的晚辈。
温华折剑离开江湖的时候,一定是把徐凤年只当成徐凤年,只是那个与他称兄道弟、一起狗刨江湖的狐朋狗友。
因为有这些江湖人在江湖,徐凤年才会在倒马关将佩刀借给那个憧憬江湖的稚童,才会在北莽为青竹娘一怒杀人,才会对鸭头绿那对魔头夫妇并无恨意。
所以这些人渐渐不在江湖的时候,徐凤年成为了武评四大宗师之一,反而对江湖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