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孩子(一)①(第1 / 2页)
“恩怀姐姐只能帮你检查错题,如果你连自己的作业都记不全的话,谁也帮不了你。”
杨莫在自我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障碍:隔三差五丢东西,回答问题颠三倒四,难以要求自己做没兴趣的事情。杨远起初认为这是身为孩子的正常秉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直到一次杨莫同学的生日聚会上,他发觉其他孩子的不同。他们很有礼貌,具备一些与年龄无关的生活常识;相互有了冲突会考量计较的分寸;听到大人讨论时下流行的话题时能有所回应。相比之下,杨莫更像是幼儿园尚未毕业的孩子。
若差距仅限于此,还不至于让陶芳终日怨天尤人。杨莫的学习成绩同样糟糕,这足以挑战一个母亲的核心价值观,其余的缺点被进一步放大。
餐桌上传来吸溜面条的声音,作业已经补完了。陶芳把凉好的温水倒入杨莫的保温杯,不断催促他快点吃。即便是喜爱的食物,一旦成为上学日的早餐,杨莫也会觉得难以下咽。
平板电脑中播放出英语对话,这是陶芳为杨莫创造的语言环境。对话是老外的原声,语调亢奋而惊奇,让人感叹其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杨远只能听懂大约四分之一的内容,他念完高中便踏上社会,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让他再接触过英语。
杨远从被窝里伸出胳膊,把手机的闹铃关了。额头和颧骨两处的皮肤一上一下奋力拉扯,粘粘地打开了眼缝。七点二十分,只睡了三个小时。卧室的门开得笔直,炒鸡蛋的油烟味从厨房一直飘到被子上,餐厅里持续传来陶芳训斥儿子的声音。
小莫昨晚大概又漏了什么作业吧。杨远艰难地穿好衣服,走到餐桌旁,看着正在写字的杨莫。
“每次只要我回来晚了,总得出岔子。”陶芳拉开窗户,把刚煮好的一碗面条搁在窗沿,用筷子反复挑起,动作迅捷有力。升腾的热气被卷成白丝状,在寒风里显得格外清晰。
杨莫穿着厚重的羽绒服,脑袋和紧握的铅笔蜷缩在一起。杨远按住他的额头往上扳,让他的眼睛和本子保持距离。杨莫故意用力反抗,眉毛被高高吊起来。他仿佛能看见自己滑稽的模样,忍不住吃吃地笑了。
天亮之前,杨远勉强完成了今天必须提交甲方的宣传海报,检查作业的事情全然抛在脑后。最近一年以来,恩怀每天陪伴小莫做功课,作业的正确率已经无需担心,杨远要做的只是核对一下老师发来的短信,确认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沙发上有件衣服,晚上恩怀回去时让她带走。”陶芳在餐厅里大声说。
隔了几秒,杨远才意识到这句话是对他说的。他慢吞吞地从卫生间门口探出脑袋,用喉咙发出一声疑问。
“衣服!看到没?我昨晚买的。”
“你们两个,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陶芳的声调几乎夹杂着一丝哭腔,杨远懒散的动作使她的情绪进一步恶化。
杨莫转过头,鼓起嘴巴朝杨远挤了挤眉毛。
杨远默不作声地走进卫生间,看着镜子,努力提升脸颊两侧的肌肉,让下颌骨的线条显现出来,然后突然放松,对比前后轮廓的差异。一张怪异的笑脸转瞬既逝。
“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哪些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天到晚稀里糊涂的,三年级了,每天还要恩怀姐姐陪着你写作业,她回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杨远刷牙的时候不敢太用力。最后一颗智齿生长了十多年,仍然没有突破牙床。每当疲劳时,牙龈就会浮肿发炎,疼痛难忍。从北窗望出去,对面的楼体占据了大部分视野,阳光在每扇飘窗下方拖出一道边界清晰的斜影。连日的大雾完全消散,今天是个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