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川西秘闻(全集) > 第三十一章 解译冥文

第三十一章 解译冥文(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胡顺唐蹲在电脑前,将邮件又拉到头重新看,想试试能不能再看出点什么端倪来。胡淼此时觉得肚子饿了,转身端起胡顺唐刚才放下的面碗就吃了一口,刚吃一口就吐出来了,但胡顺唐却没有发觉,依然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胡淼在后面追着,刚追了两步,自己的电话就响起来,一看是教授打过来的,忙叫住胡顺唐,随后接起电话。胡顺唐停下脚步,听着胡淼在那“嗯”了半天,神情很是严肃,不一会儿便挂了电话。

胡淼回头望了一眼胡顺唐,心里还是有些许的感动,虽然说自己做的面条这么咸,而且除了咸味之外就没有其他味道,这小子还吃这么“香”,他肯定不蠢,大概是怕伤害到我,所以没说,硬着头皮吃下去的。

胡顺唐正在艰难地一口一口地吃面,同时大口喝着水,嘴里的咸味上脑了,有一种快晕厥的感觉。胡淼看着自己也觉得饿了,因为只煮了一碗,转身去拿了双筷子就想吃两口,胡顺唐见状,心想要是胡淼知道这么咸,肯定觉得自己在骗她,赶紧抱着碗就往里面走,还得装出一副吝啬的模样。

胡淼端起碗来往里屋厨房里走:“我吃完这一碗,重新再给你下,等着。”

胡淼滑动鼠标向下拉,在最下面的文字便是教授从解译的那些断断续续的文字中推断出来的,大概的意思是人要让自己的灵魂脱离身体,经过“清洗”之后重新返回身体,必须要有几个特定的条件,其一是人的身体要纯净(此处有标注意思是没有经过男女交合);其二是“清洗灵魂”之人必须要健康,没有恶疾;其三找一口曾经装过亡者的棺材;其四是“清洗灵魂”之人必须要被装进棺材中,并且还得在膝盖处涂满食盐(此处有标注说没有在文字中找到为何要这样做的原因);其五“清洗灵魂”之人在被装入棺中之后,选择半夜“下葬”,次日同一时间再取出,整个过程便结束。

邮件中还写,教授因为并不熟知缅甸文,便找了一位自己研究缅甸文的同事一起研究了三天,因为胡淼要得急,所以只查清楚了大概一部分,将其中的意思标注在了上面,随后还提到这上面所写的东西非常诡异,很像是一种川西的巫术。

随后,教授还在下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说这肯定不是来源于彝族的巫术,因为彝族崇尚火,在他们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中其中一项便是要祭祖,且就算是亡者几乎都采用的是火葬。正常死亡采用普通火葬,但必须上山,如果是凶死,那么必须是在下山的河边火葬,所以说这种大概是巫术的形式,绝对不可能是彝族的,但同时肯定与缅甸没有多大关系。还询问胡淼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并说剩下的那几张还在解译之中,因为文字比之前几页复杂,所以要多花点时间。

教授在邮件中称上面的文字应该是属于缅甸文和彝文的混合体,有点类似密码的味道,如果不是熟知这两种文字的人很难解译出来。缅甸文与彝文两者之间亲缘关系很近,自己虽然说是研究古文字的,但也不全面,看到这些传来的图片之后,有些兴奋,知道那里面是彝文,从而推断这上面的文字至少是明代之后才有的,因为现在缅甸的文字是在1173年到1210年,缅王那罗波帝悉执政后下令全国上下统一使用的。估计年代应该是在1200年左右,那时候正值中国的南宋时期。可彝文历史就很长远,从历史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何人创造,就众说纷纭,直到现在都没有查清楚过。但将这两种文字融合在一起,写成这册子的人,必定是在民国过后,甚至有可能是解放前这段期间,因为在那之前,无论是汉字亦或者彝文都是采用左起直行,多字却无标点的形式,属音节表意方块字体,但这上面的文字因为和缅甸文融合了之后就变得很奇怪,有些扭曲的感觉,还是采用现在的左起横行的写法,所以推断年代并不是很久远。

两人看完邮件,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胡顺唐同时又开始怀疑吴叔告诉吴姨的话,从教授发回来的邮件来看,不一定必须要“死”一次才能看懂上面的文字,可同时又觉得奇怪,吴叔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充其量读过职高,不可能有机会学习彝文和缅甸文。

胡淼打开电脑,两人挤在一块儿,看着教授回复来的邮件。邮件中含有先前传过去的图片,教授在邮件中称只查清楚部分文字的意思,且不连续。胡淼又将图片下载到电脑中,打开一看,原本的图片上用红色下划线划出了不少,还有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可以在下面看到有注解。

胡淼觉得有道理,转念一想,问:“会不会开棺人读这种文字使用的是特殊的办法?”

胡淼说:“有些头绪了,他回复了邮件,我开电脑看看。”

胡顺唐摇头:“就算是再特殊的办法,你必须得看懂上面的文字才行,否则也是白扯。”

胡顺唐将手中的碗一放,立刻问:“怎么回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