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视觉误差(第2 / 2页)
盐爷指着平面图上画着有鬼顶柱的点,说:“我刚才走过来的时候,用步子测量了一下鬼顶柱到角落的距离,大概是十步,又测量过鬼顶柱到其他角落的距离也是十步,交叉的平行线如果距离相同,我们所在的墓室肯定是四方形无疑,但恰恰也是这个鬼顶柱,让人视觉上产生了差异,你站在其他位置看,通常都会以中心点作为初始点,这样就导致了双眼的误区,认为自己所在的就是一长方形的墓室。”
四人围住那口七十年前被穆英杰和图拾叁打开的石棺,看着里面的那口箱子。七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石制活寿材机关内的毒液早已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明白了。”胡顺唐点头,随即又问,“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图财和莎莉也小心翼翼走过那些白骨手臂,来到墓室的角落,望着鬼顶柱的方向。
图拾叁进入过第三间墓室,发现了悬挂在鬼顶柱上端的箱子,和这一口一模一样,而且第四间墓室中也有完全一样的箱子,不同的是镶嵌在洞壁之中。现在的问题是这崖墓群中到底有多少个墓室,又有多少个箱子?
胡顺唐看了一阵,摇头道:“没有发现什么。”
“箱子里面有什么呢?”莎莉此时在一旁问道,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胡顺唐和盐爷。
“格局。”盐爷道,又拿出纸笔来,“格局不一样,你来看。”
婉清拍下一张箱子的照片,蹲下来看着那盗洞,从盗洞口中能清楚地看见对面墓室中四下晃动的手电光,于是伸出手指隔着防毒面罩比了一个“静音”的手势,接着趴在那安静地等着。
胡顺唐看着石棺后方的盗洞说:“打开下一个墓室中的箱子,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大概就能推测牧鬼箱中到底装着的东西是什么了。”
第三间墓室中,胡顺唐等人站在四下都是白骨手臂的墓室内,盯着那个悬挂在鬼顶柱上方的箱子,胡顺唐手中的电筒对准了箱子锁孔外插着的那把玉钥匙。
盐爷忙问:“赌一赌?赌什么?”
盐爷用手电筒在墓室中晃动了一圈,没有发现有石棺,只是在正对面的洞壁上又发现了一个盗洞,趴下来看了看,回头的时候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于是来到墓室右侧的角落处,蹲在那,纵观着整个墓室,看了许久才说:“顺唐,第二间和第三间墓室和第一间不一样。”
图财听到这句话倒有些紧张,生怕胡顺唐知道那枚钥匙如今就揣在自己的身上,赶紧摇头道:“不知道。”
盐爷又画了两张第二间和第三间墓室的平面图,放在地上,用手电照着,对比着第一间墓室的平面图,说:“第一间墓室的平面看起来像是棺材,而第二间、第三间的平面看起来却是四方形,之所以一开始我们没有察觉,就是因为鬼顶柱的缘故。”
“图拾叁拿了钥匙,他带着钥匙离开了吗?”胡顺唐自言自语。
“鬼顶柱?”胡顺唐又看了一眼在中心位置的鬼顶柱。
胡顺唐用手电照着里面的箱子,那个箱子大小和图财所说的一样,长五尺,宽两尺,外表如普通放衣服的箱子一样,只是箱子的外侧向前有青铜的兽头花纹以及拉纹的玉片,上面还有些细小的图案,下方玉锁上的钥匙也不见了。
“我们只有去下个墓室中赌一赌。”胡顺唐想到这,下了一个决定。
“对。”胡顺唐依然盯着箱子上的那把钥匙,“第一间墓室没有鬼顶柱,第二间却有,两间相同的地方又都存在石棺,可第一间石棺内有骸骨,第二间石棺中却放着一口箱子,我们现在所处的第三间墓室中有鬼顶柱,有箱子,但没有石棺。”
胡顺唐在心中做了一个假定的推测,商父乙鼎虽然珍贵,却比不上牧鬼箱,也许是郪国后人将商父乙鼎藏于伪装的崖墓中故意供人发现,让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伪装的崖墓上,从而忽略了玉梭山中真正的崖墓,达到保护牧鬼箱的目的。而在这真正的崖墓中,却出现了不止一个“牧鬼箱”,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牧鬼箱?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不仅仅是这样。”盐爷招手让胡顺唐到自己的跟前来,随后指着中间的鬼顶柱方向说,“你看这个方向,发现了什么?”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今被列为景点的崖墓,起到的只是伪装的作用。建造这些崖墓的人,很明显是不像让人知道在反方向的玉梭山内还有另外一批崖墓的存在,而这批崖墓中藏着的必定就是牧鬼箱。清光绪年间发现的商父乙鼎,使得人们知道了古代蜀地所存在的郪国是商朝时期为了躲避追杀而逃亡至此的贵族,因为只有贵族才会使用在当时非常名贵的青铜礼器,可商父乙鼎又是怎么被发现的?是从崖墓中?这一点不得而知,所查询到的资料中也很模糊,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