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川西秘闻(全集) > 第二十九章 阴冥的起源

第二十九章 阴冥的起源(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胡顺唐听完道:“噢,大概明白了,冥界之中又有十八层地狱之说,对吧?”

“那钱家后代不都是什么私生女,私生子?”胡顺唐问,胡淼也在一旁点头。

盐爷摇头:“没有,十八层地狱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有了那么一种称呼,关于阎罗王这个称呼也是来自于佛教,是印度中的一个统管阴冥的神,也叫琰摩,而十八层地狱则来自《十八泥犁经》……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呀,多看看书吧,张口闭口就是胡说八道,实际上谁真正懂得这些呢?”

三人刚走出院子,胡顺唐便问盐爷为什么汤婆会这么年轻?盐爷说,汤婆原名叫钱湘琴,是钱家如今唯一活着的后人,而这钱家也是为数不多他知道,在川西还存在的会阴师家族。会阴师都是家传,不传外姓,连女婿都不行,实际上钱家是喜女不喜男,俗话说就是重女轻男,因为要当会阴师的话,女性为最佳,男性最迟,如果是阴气过重的男性还要好一些。因为会阴师这一行当有很多秘密,所以招纳女婿在家,通常都有些不方便,但没有男人就没有办法有后代,于是钱家祖上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出去找合适的男人受孕,然后回家来生下孩子,若是男孩儿,抚养成人之后就让他离家,再不回来,若是女孩儿就从小培养成为会阴师。

“是吗?”胡顺唐很疑惑。

“盐爷,我又看到那双手了。”胡顺唐道,那双手到底是什么?自己怎么会又一次见到?

胡淼在一旁点头道:“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喜欢研究这些,也看过《山海经》,里面的确是这样描述的。”

胡淼听完,又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涌上来,忍不住抓住胡顺唐的胳膊,不敢再问,也不敢将在地下室看到的那三张脸的事情给说出来。

胡顺唐看了胡淼一眼道:“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知道古歌叫《蒿里》吗?”盐爷问。

“那孟婆实际上是什么呢?”胡顺唐问,胡淼也很认真地在旁边听着,双手紧紧地抱着他的胳膊,两人都没有意识到此时他们的模样很像是情侣。

胡顺唐摇头,胡淼却答话:“知道,是汉乐府古辞中的一首。”

大多数人都认为奈何桥是青石桥,久而久之,很多作家在描述奈何桥的时候都会写那是一座青石桥,将孟婆形容成为是一个老婆婆,提着一个桶,桶里面装着孟婆汤,过桥一个就得喝上一勺孟婆汤,遗忘前生的记忆,重新投胎。

盐爷点头:“对,那实际上是一首古人的送葬歌,里面说‘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那里面所说的蒿里指的便是山东泰山旁的高里山,相传那个地方是最早有记载的人死后应该去的地方,也是俗称的冥界。”

盐爷告诉胡淼,人都会寂寞的,现在钱家就剩下汤婆一个人,平时村中那些人也不与她来往,平日里总是想和人说说话,于是便干脆找自己家中的已亡人回来聊聊天,先前进院子之前听见的那些女人们的说笑声,就来自于那些陶埙内。

胡淼把头偏过去,不理胡顺唐,此时胡顺唐却发现胡淼紧紧地抱住自己的胳膊,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有些小小的激动……

胡淼又问盐爷,那些遗像下所挂的一个个陶埙是干嘛用的?为啥还往里面插上香?

盐爷说,传说中统领冥界的神仙叫泰山府君,俗称东岳大帝,在很多庙宇之中有供奉,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但他实际的身份是谁?众说纷纭,没有确定的说法。将蒿里定为冥界,也仅仅是因为说人死了之后变成鬼魂是不能住在五岳的,那是人间王地所在,又为了方便东岳大帝管理鬼魂,故此将蒿里定为了冥界,后来随着中国道教的创立,掌管阴冥界的便由东岳大帝变成了北阴大帝,随之冥界所在地,从蒿里变成了现在川内的酆都。

盐爷道:“差不多是那个意思吧,所以村里的人很不喜欢钱家,这家人都很不检点,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做会阴师寿命都不长,能活到六十岁都算很不错了。汤婆呢,从小就有非人的天赋,要知道那口冥井不是一般人能够操控的,钱家往上数三代人都没有办法控制得了那东西,一直到汤婆出生,但汤婆很怪,不会随意帮人走阴,若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恐怕她今天只会给你们装傻充愣。”

盐爷摇头道:“顺唐,你记住,传说永远是传说,传多了大家就认为是那么一回事了。”

“冥界是在人间吗?”胡顺唐觉得不解。

“孟婆手?”胡顺唐很奇怪,“孟婆不是传说中奈何桥上面给往生鬼魂喝遗忘前生记忆的孟婆汤的人吗?”

“没有在什么地方这样一种说法。”盐爷笑道,“传说中国龙脉在昆仑山,你可知道《山海经》中记载冥界之中也有一座昆仑山,也是冥界的中心所在,只是那里的昆仑山是一座火焰山。”

盐爷沉默了半天,道:“实际上那双手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只能做个猜测,这件事我曾经也听汤婆说过,说那是孟婆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