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川西秘闻(全集) > 第五十五章 傀儡赶尸

第五十五章 傀儡赶尸(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咔嚓”一声响,判官竟将怪尸的右手给取了下来,仔细地调整着肘关节的位置,随即又伸出手在里面用力扭动着什么。除了夜叉王之外,所有人都很吃惊,胡顺唐发现那怪尸应该属半尸半木头制作而成的,很是怪异,都不明白到底使用什么来驱动,难道说先前传言的赶尸与傀儡戏有关是真的?

“好玩吗?”判官跳下来,冷冷地问众人,没有一个人回答他。

就在众人目光都集中在那傀儡怪尸身上的时候,最前方的夜叉王掏出地图来,看都没看直接揉成一团,向风雪中一扔,盯着那团纸在风雪中翻滚了几圈就没了踪影,又道:“进了那扇门这张地图就没有任何作用了,我们已经算是到达了中心位置,但地图上面根本没有标注有一座城。”

许久,那些地上刺出来的长矛才慢慢收回地面,而地面出现的那一个个小小的雪洞也慢慢恢复了刚才的模样。

说完,夜叉王有意无意地向后方看了一眼,胡顺唐留心注意到了他这个举动。

三国时期,已经出现控制傀儡进行杂技表演的绝活,算是当时的一绝,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如何能操作傀儡做出多样且复杂的动作,甚至还能训兽。在古时巴蜀之地,除了杖头傀儡表演方式外,其他三种并没有盛行,而最出名的杖头傀儡表演当属川北仪陇马鞍场一代,统称为“戏班”,其后称为“家班”,既戏班中都属家族内部人,代代相传,到现在唯一留下来的就是很出名的李家班。不过在中国异道之中,传说还有一种混演法,则是最诡异的一种表演方式,那便是人与傀儡一起表演,台下的观众除非是到了后台,否则根本不会知道上面是在混演,因为除了提线傀儡、杖头傀儡之外,还出现过一种被称之为“人偶”的活演员。

中国的木偶,又称为傀儡,亦或者窑儡子。在周朝就已经出现,记载中周穆王时期民间就曾出现过能够随意控制傀儡的民间奇人,但那种控制傀儡的方式,不外乎使用提线或者是其他东西代替来控制。后来使用傀儡表演的方式,又被称为木偶戏,通常指皮影、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这四种,在全世界范围很大部分国家都有。

本“人偶”是应由儿童来扮演,因儿童的身高大小和较大的杖头傀儡、提线傀儡的模样差不多,所以穿插在演出之中,经过训练,其动作和傀儡相比只有细微的差别。不过到了后期,在混演方式逐渐没落到时候,一部分会异术的戏班想出来使用人、尸、傀儡三者合一的表演方式,之所以会这样,仅仅是为了达到一种更逼真的效果。例如说在演出战场的剧目时,会有刀砍、斧劈、矛捅的场景,如果要让观众有一种视觉上的震撼,那么就要逼真,就如现在大家在观看电影时,喜欢看到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场景,这也吹响了电影步入3D时代的号角。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要有尸体,而且尸体必须是孩童,从前没有现代医学中类似针剂、输液这类的血液治疗,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一般的孩童得小感冒都可能导致死亡,毕竟中医虽然强大,但治疗的过程相对缓慢,很少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要找到孩童的尸体,不算困难,如果找到遭遇过天灾的地方,随便去一个村子,就能找到很多孩童的尸体。带回来后经过防腐等一系列措施,就可以上台表演。

赶尸人传言很多,关于与傀儡戏有关的传言,曾经在某些电视台制作的解密类节目中也有提到过。不过稍懂行的人听完后也仅仅是一笑而已。无论是已经浮现在世人眼前的赶尸人或者地师这类的神秘职业,各种不靠谱的猜测都有,如果开棺人展露在世人的目光中,恐怕大部分人在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和盗墓有关联,实际上没有任何联系。

不过,传言之中,在某些人还没有正式成为赶尸人之前,就会拜入这类的戏班学习如何在不使用工具,如提线和杖头的情况下来控制尸体。那类的戏班对赶尸人来说犹如是一个学校,当你能够在台上自如地控制着孩童尸,那么就算毕业,师父点头应许之后,你就可以选择留下来亦或者离开去成为一名赶尸人。

“我也有听说,但那都是传言。”夜叉王杵着登山杖慢慢向前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去。

赶尸,大部分一听到就会想起“湘西”二字,就会想到是湖南,实际上历史上所指的是有三个地方,其一为广西南、北部,其二为四川巴蜀两地分界处,其三就为湖南西部地区。如果要说到关于赶尸的起源,还是得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巫文化”,与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听说……”走在人群中的况国华低声说,说到这又抬起头来看了看正站在那怪尸跟前,不知道在干嘛的判官,虽然况国华低着头,但也无法让自己的体积有所缩小,“我听说赶尸人和以前的傀儡戏有联系。”

众人再回头去看还在摆弄怪尸的判官,特别是胡顺唐,想起判官向自己表露那奇特身份时所说的一番正义之词,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样的人怎么会操纵尸体去做事。从法律上来说,无论是古代和现代,都属于亵渎尸体,从正邪上来说,属于邪道所为,被正道人所唾弃,那正义两个字又怎么说?

这种陷阱,无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都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眼下关键的问题是,这座城建立起来到底有什么作用?意义何在?不过更重要的是,好像判官对这些东西比较精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