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川西秘闻(全集) > 第五十一章 说各地方言的老头

第五十一章 说各地方言的老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试想,如果阿柱出了什么意外,回去再经过鬼市的时候,谁来引路?

“浙江话。”狄施阗解释道。老头儿突然变了浙江话,大体上来说应该属于浙江金华话,意思是“再不走,再不走,我赶你走了!”

胡顺唐不让阿柱下车的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在经过鬼市的时候,阿柱展现了不同于常人的能力,所以他认定在这辆车上,包括T.霍克和梅丽莎在内的五个人,都是寻找镇魂棺必不可少的人,或者说是工具。否则的话,这种诡秘的事情,狄施阗带这么多人一同上路,十分不符合情理。如果其中一个人出了意外,极有可能找不到镇魂棺不说,就连回去都困难。

阿柱又向后退了两步,双手松散开来,并不像先前那样握成拳状。

“他和我们不一样,死不了。”狄施阗淡淡地说,冲阿柱点点头,示意他可以下车。

“河南话。”狄施阗说,“我没听错的话,那个老太太说的是河南济源话,没错的。”

“什么不对?”狄施阗很奇怪地看着他。

狄施阗听到那个声音后,也立刻侧头看向屋子的方向,同时在车外正在向前走的阿柱也停了下来,好像在等待什么。

“他说的是普通话,你应该知道建国后到1956年才正式确定了普通话的性质……”胡顺唐揉着额头。在辛亥革命之后,当时的中华民国就要求了所谓的官话,是以北京话为主,书面称之为北平语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一直到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并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基于这一点,建国前后的普通话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可这个老头儿现在所说的却是非常标准的建国后定下的普通话,换言之,这个老头儿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至少也是从50、60年代后才搬迁到这里来。

“我不饥,不想吃。”此时,老头儿跟前的那间屋子里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虽然胡顺唐能明白话中的意思,却不能分辨出那是什么地方的话,不过肯定是方言。

人如果极度害怕的情况下,同时也在行走,那么手掌会下意识地松开,让你神经放松的刹那,又会握成拳状,大部分人都意识不到,这仅仅是一种神经反应。

不过从年龄上来看,这个老头儿至少70好几了,反推回去差不多应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人,以正常的道理来推算,除非这个老头儿是当时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才会去学习标准的普通话,一般的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可能会说这么标准的普通话,不管他原先是什么地方的人,如果是巴蜀境内的人,那更不可能会说如此标准的普通话。

“他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胡顺唐想起刚才狄施阗的话,加上一路上狄施阗对阿柱一种莫名的“信任”,不,严格说是依赖。还有在省城教堂时阿柱布下的那种类似结界一样的“鬼打墙”,说明这个人肯定与常人不同。更重要的是,狄施阗在教堂外提到过,阿柱某些能力来自于他另外一个神秘的雇主。

胡顺唐更加留意那个老头儿的一举一动,看见那个一脸怒气的老头儿拿着柴刀在阿柱眼前比划着,作势要砍下去的模样,不过更奇怪的是阿柱,因为此时的阿柱竟向后退了好几步,随之还回头向灵车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一种恐惧,而看向灵车方向的原因好像是在——求救!

阿柱打开车门,下车后站在原地四下环视了一圈,侧身向老头儿所在的街道走去,步伐很沉稳,没有丝毫的慌乱,似乎对接下去要做的事情胸有成竹。

“再夫久!再夫久!啊侬别个侬久了!”老头儿一边向阿柱逼近,一边喊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