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下) 古娜晨雪(第2 / 2页)
贺昌龙点头,正要下去,邓泽义却拉住他,笑眯眯地示意古娜先下去,并作出要搀扶她的动作,古娜虽小,但也知道邓泽义不信任她,只得自己先行进去,随后在下面的半人高的坑道之中等着,示意最后下来的人记得把木板给盖好。
等木板盖好,贺昌龙看着古娜询问现在怎么走的时候,冰凉的枪口对准了贺昌龙的后脑,同时一个男子用俄语低声问道:“你是谁?”
“现在还不知道,只有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下结论。”贺昌龙明白邓泽义的疑虑,看了一眼古娜说,“她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不会故意诱骗我们往陷阱里面跳的。”
“也许吧。”邓泽义现在已经属于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
“听排长的,走吧。”魏亚军催促着两人离开。
贺昌龙来到古娜跟前,却又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先前自己留下脚印的地方,脚印还在,他们走过来的足迹也还在,昨天晚上那些晃动的人影,怪异的叫声也是真实存在的,可为什么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领路的古娜开始带着他们在民居之中穿梭,不断地指着他们留在雪地中的脚印,仿佛在说,不要留下太多的痕迹,以免被人追踪。被谁追踪古娜表述不出来,贺昌龙等人也只得跟着前进,走了一圈之后,贺昌龙发现他们几乎是在绕圈,邓泽义则忍不住上前指着比划了一个圈,质问古娜是怎么回事?
虽然当时中苏关系并不好,但部分苏联知识分子家庭中因为从前的宣传,依然下意识认为中国人是盟友,而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美国人和日本人。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已经来到的八十年代成为了后来历史上鲜有的中日蜜月期。
贺昌龙点头,古娜随后又翻字典表示:等到了七点之后,我带你们去找老师。
由于古娜在字典中无法找到那个她称为老师人名的单词,只得把名字和前面的字空出来,然后不断地发出一个“季马”的音来,并且表示他会中国话。贺昌龙明白之后,松了一口气,心中大喜,这是除了这里还有其他人存在之外的天大的好消息。
好不容易混到七点,古娜蹑手蹑脚走到门口,俯身朝着门缝下面看去,看了好久,又示意开门看看,贺昌龙推开门朝外面一看,什么东西也没有,眼前出现的依然是昨天进来时的场景。
五个人从教堂之中钻出来,古娜裹着衣服在前面带路,沿着村子周围的屋子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在他们离开之时,邓泽义叫住贺昌龙,指着教堂窗户外面的雪地道:“排长,不对劲啊。”
古娜只是摇头,然后不断地用手指在空中画圈,随后将手落在某个点的位置,表示必须这样绕行,绕到一定时间才能带他们去见季马老师。
“泽义,听古娜的吧,我信她。”贺昌龙冲邓泽义点头。
邓泽义扭头看着魏亚军和黄永模,魏亚军立即表态:“我听排长的。”
黄永模迟疑了一下,也跟着点头,在那瞬间他脑子中浮现出了当初他们投降时候的画面,以及自己跳伞时贺昌龙奋不顾身救他时的场景,他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贺昌龙的判断。
“快了,跟我来!”古娜用俄语说着,再次带着贺昌龙等人钻进了一间很小的民居之中,又从那家人位于屋内的地下室中钻下去,再从花园之中的地下室另外一个出口出来,再钻入旁边的灌木丛之中,在灌木丛下方打开一块带有伪装的木板,指着下面的通道说,“就在下面,下去吧。”
贺昌龙一看雪地,立即明白了邓泽义是什么意思,因为雪地很平整,上面没有脚印,可以说什么印记都没有,完全不像是有东西在那徘徊过,而且昨天夜里也没有下过雪。
“怪了。”魏亚军蹲下来查看着雪地,用手去摸着,一直摇头。
黄永模搓着手道:“是不是我们看错了?”
“一个人看错能说得过去,但五个人都看错,能说得过去吗?”贺昌龙用脚在雪地上轻轻一踩,留下了一个脚印,“走吧,先去找到其他人,问问那个会说中国话的季马老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贺昌龙转身就走,古娜在不远处冲他们招手,示意走快点抓紧时间。贺昌龙点头准备追上去的时候,邓泽义扯住他,低声问:“排长,苏联人把咱们扔到这里来有什么意图,你想过没有?不可能没有原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