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竹林七贤 > 尾声 邈若山河

尾声 邈若山河(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按照魏国律法,谋反者当族诛。早先钟会之兄钟毓曾告诉司马昭,称弟弟钟会有野心。司马昭当时并不相信,许诺将来若果真如此,不累及钟氏一门。当时钟毓已经病亡,司马昭遵守诺言,对钟毓子嗣网开一面。

既然野心蠢蠢欲动,对钟会而言,最大的障碍当然是时在成都的邓艾。刚好此刻司马昭对邓艾擅自承制拜官很不高兴,特意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道:“有事应当报请,不应独断专行。”

邓艾居功自恃,上书为自己申辩,又提出要留兵蜀中,更加引发了司马昭的猜忌。钟会趁机向司马昭秘密告发邓艾有意谋反,又派人截获了邓艾送往洛阳的章表文书。钟会本是书法大家,后世梁武帝萧衍称赞其书“有十二意,意多奇妙”,又擅长模仿笔迹,曾以假书信招降全怿等东吴名将。这次他故技重施,模仿邓艾笔迹,伪造了另一封文书,言辞极为不恭。司马昭接到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钟会率领大军入成都,逮捕邓艾。钟会有意派监军卫瓘先进城捉拿邓艾,本打算让卫瓘部与邓艾部自相残杀后再收渔翁之利,但卫瓘老奸巨猾,用欺骗的手段逮捕了邓艾,又假装同情邓艾,遣散了闻讯赶来的邓艾部将。

钟会抵达成都后,先派人将邓艾押往洛阳,他自己则紧锣密鼓地开始密谋反叛。监军卫瓘看出苗头不对,自称病重,卧床不起,钟会更加肆无忌惮。不料疑心极重的司马昭已经有所戒备,派中护军贾充率一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钟会仓促之下,扣押了魏军所有将领,并出示事先伪造的郭太后遗诏,称郭太后临死前留下诏书,要废黜司马昭,魏将一时不知所措。

姜维建议钟会杀掉被扣将领,钟会迟疑之时,消息走漏,魏军各营官兵蜂拥赶来营救本部将领。宫城内外一场激战后,钟会及数百部属被当场杀死,姜维被分尸,据说其胆大如鸡卵。魏官兵犹不解恨,赶去将蜀太子刘璿和姜维妻子一并诛杀。

钟会伐蜀前,司马昭夫人王元姬曾经说过:“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由于蜀国毫无防备,不免惊慌失措。蜀后主刘禅<a id="ch5-back" href="#ch5"><sup>[5]</sup></a>召集百官商议对策,群臣大多主张投降,刘禅感到大势已去,命侍中张绍等奉皇帝玺绶出城,向邓艾投降。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极力主战,见父亲不听,在蜀先主刘备昭烈庙大哭了一场后,杀死妻儿,自杀身亡。

刘禅又派太仆蒋显下诏令前方主帅姜维投降。姜维接到诏书后,无可奈何,只好到钟会军中投降。蜀汉至此灭亡,蜀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甲士十余万、吏四万人,以及无数金银、锦绮彩绢、谷物等均为魏国所有,实力大增。尤其是魏国从此占据长江上游,对下游的东吴形成巨大的威胁,而这一战也为司马昭捞足了政治资本,为其日后篡夺魏国皇帝之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国灭蜀之役,邓艾功不可没。然而,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场不世军功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胜利的消息传到了魏都洛阳后,司马昭欣喜若狂,立即上表让魏帝下诏书褒奖邓艾功绩:“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擒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认为邓艾的功劳已经超过了昔日的韩信、周亚夫等名将,邓艾由此升为太尉。

而邓艾立此奇功,自己也深感骄傲,常常夸耀,引以为荣。他以魏天子的名义,在蜀地任命了大批官吏。又将战死的魏国士兵与蜀国士兵埋葬在一起,修成京观<a id="ch6-back" href="#ch6"><sup>[6]</sup></a>。这一切,都引来了魏镇西将军钟会的强烈忌恨。

这一次大举攻蜀,钟会本是主帅,率领主力直击汉中,本就是想要独得灭蜀大功,不料这功劳反倒被只负责从侧翼牵制的邓艾夺得,虽然钟会由此进位司徒,但他不满邓艾功在其上,一心想寻找机会陷害对方。这一幕,都落入了投降钟会的蜀将姜维眼中。

辛宪英也曾与侄子羊祜谈论说:“钟会做事大胆放肆,不是处于人臣的长久之道,恐怕他会有二心。”

其子羊琇在钟会军中当参军,羊琇素来佩服母亲见识,便向司马昭请辞,但司马昭不准。辛宪英遂道:“去吧,但要提高警觉。一个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要令父母为他忧虑。在军旅之间可以救你一命的,只有仁恕。”羊琇谨记母言,后因曾劝阻钟会谋反,得以全身而归,并封关内侯。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与钟会交好,钟会伐蜀也曾经向王戎问计。王戎说:“道家有这样的话,‘做而不居功’,建立功业不难,保住功业就难了。”等到钟会身败名裂,时人均佩服王戎见解非凡。

钟会被杀后,魏军失去控制,大肆在成都城中掠劫,直到装病的监军卫瓘出来主事,局势才逐渐安定下来。邓艾部将也追上了囚车,救出邓艾,准备迎还成都。但之前卫瓘曾与钟会一起诬陷邓艾,生怕留有后患,派人在途中偷袭,杀死邓艾父子。这桩冤狱就此石沉大海,邓艾在洛阳的家属也受到牵连,儿子被杀,妻子和孙子发配西域,“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直到泰始九年(273年),西晋朝廷才恢复邓艾的名节,并拔擢其孙邓郎为郎中。

邓艾出兵蜀汉前,曾梦见自己坐在山上,眺望着流水,于是向殄虏护军爱邵请教梦境的暗示。爱邵说:“按照《易》卦,山上有水叫蹇卦。蹇利西南,不利东北。您这次去,即使能取胜蜀汉,恐怕也难以返国。”后来果然一如所料。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a id="ch7-back" href="#ch7"><sup>[7]</sup></a>人,自幼少孤,由母亲抚育成人,推崇郑玄经学。他本是魏国人,任魏天水郡中郎将时,正好遇上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姜维被上级、同僚猜忌,被迫投降蜀汉,因胆智出色为诸葛亮赏识,从此成为其北伐事业的衣钵继承者。

姜维在投奔诸葛亮时与母亲失散,姜母一直留在魏国,曾经写信给姜维,希望他帮忙找一种名为当归的药材。所谓“当归”,自然是寓意姜维当设法归还魏国。然而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姜维本非蜀人,托身蜀国,为了完成诸葛亮遗愿,不断兴兵北伐,劳民伤财,却没有大的战绩,所以在蜀国颇遭猜忌和掣肘。加上蜀国后主刘禅软弱愚暗,朝内宦官黄皓专权,即使如姜维这般被誉为“凉州上士”的人,也是无回天之力。但他投降钟会时,并非真心投降,而是伺机而动。以路遗身份潜伏在钟会身边的蜀国密探费运亦与姜维频繁联系,预备先挑拨魏军内乱,再设法恢复蜀汉政权。

钟会自接受姜维投降后,对他很是宽厚,将印信符节发还给他,出则同车,坐则共席,关系密切。钟会个人十分赏识姜维才华,曾经对人道:“姜维和我们中原的名士相比,就连诸葛诞、夏侯玄都不能超过他。”

姜维得到费运提醒,意识到钟会不仅要与邓艾争功,且怀有更大的异志野心,就有意从中挑拨,曾试探问道:“自淮南平叛以来,君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司马氏的强盛都是赖君之力。今日君又平定蜀国,威德震天,民众颂扬,但毕竟功高盖主,君再回洛阳,恐怕不那么安全了。不如效法昔日范蠡泛舟江湖,从此隐姓埋名,也许还尚可以保全功名性命。”

钟会何等聪明,对姜维的弦外之音自然心领神会,但他不敢公然表露野心,只道:“君扯得太远了,我做不到,况且为今之道,也不仅仅只这一条路。”姜维道:“君当然能找到其他路,不必我多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