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八仙过海 各显奇招(第3 / 11页)
同样在另一家,这个纳闷的谜也同样没有解释。吴奇刚店里还是比较倚重这位叫程思雨的女店员,以前给商厦给人当过售货员,嘴皮子利索,下午人放出去,让小姑娘和景区兜售的搭腔,等回来时候说得却是一头雾水。
“没事,老板是当地人,没两下子,谁能在这个地方撑起店面来。”吴奇刚说了句。
有人说是高婶家二小子,在城里干活,认识厂家送货的司机,于是就顺理成章找到货源了;还有人说不是高婶家的,是杠子家外甥,人在城里就是做工艺品生意的,只不过给村里人指指路而已;也有人说根本就不是城里的,是村里那胖墩进城找的……不管谁说吧,程思雨回来说的情况让吴奇刚大皱眉头了,除了五龙景区饮料摊边上出了三个工艺品摆摊的,梅园、浮天阁、堤灌站、生态栈道,几乎全有类似的摊了,都是村里人坐镇,连工商的市场协管员也不敢管这些人,店里的主打产品,像沙漏、纪念章、雕塑已经遍布景区了。
“批发呀,你没看批发咱们没了……”
“没事,叔,我查了,他根本不像大家传的那样有什么背景,就有个铁路警察的爸爸,还管不着这儿……呵呵,这消息都是他窝里人告诉我的,我听他哥们儿说了,就他也是个被警察经常提溜的主儿,回头我再找找人,给他扣个制假贩假的帽子,让他不敢回来……”吴奇刚得意道。
“是啊,为什么没了?”
“我担心的就是他……小心为上吧,现在挣钱的行当都挤着人呢,你挣钱,就意味着别人挣不着钱甚至赔钱,更何况这就是抢人家的生意。”吴荫佑提醒了一句。
女友愣了愣,她一愣,连罗少刚也摸上后脑勺了,诧异地自言自语着:
“多少?”
“不能吧?”吴奇刚愣了,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能,景区这么大的零售队伍,谁也吃不干净,这些人多数是来自村里的闲人或者市区低阶层的人,批发给他们货在吴奇刚看来都是一种施舍。
“三万。”
“没事就好……”吴荫佑稍觉心里不安,不过一闪而过,笑着出来了。吴奇刚安排了店里,然后陪着叔叔逛景区,这一逛花了一个多少小时,等送走了叔叔吴奇刚再回到店里,已经是十一点光景了。问题来了,店里的女店员,也就是吴奇刚刚从人才市场招来的那位叫程雨的姑娘,看着老板回店,奔出来拦住了他,叫着老板到了店外不起眼处报告了一个消息:“吴老板,今天没人来咱们这儿进货了。”
“啊?这么多,不可能吧?”
“那是,市场培养得好啊,刚来时候,几个小批发商张口就要上万枚货,拿得还都是现金,店门一开,每天的小挂件就能出两万多枚,这个数字就恐怖了啊,比我现在做的卫浴和洗涤用品生意强十倍都不止,给宾馆的上货单价利润只有几分钱,可这儿小挂件批发都挣几毛钱,就这生意,一年挣百把十万跟玩似的……就那个叫帅朗的,景区都知道,仨月捞了上百万,夏天来的时候还是穷光蛋,现在都开上奥迪拽起来了……”吴奇刚说着,免不了有几分羡慕和妒嫉。
“咦?是啊,为什么就没了,村里人怎么知道的进货渠道呢?”
半晌,因为做阴阳已久,脸色快阴出职业病来的吴荫佑稍有不信地问着侄子:“奇刚,这儿生意真有这么好?”
……
车驶过堤灌站继续向前,一路绿树成荫,矮丘绵延,远处浊浪滚滚,好一派黄河景色。吴荫佑这是第一次来看景区的侄子的生意,心思却不在风景之上,看看面皮白白净净,鼻正眉墨,颇有点俊朗之色的侄子,总能让他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对于往事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潜移默化地寄托在这个侄子身上。
吴荫佑饶有兴致地看了一圈,目光在那个造型独特的沙漏上略作了下停留,吴奇刚笑着提起那个沙漏道:“还是寇叔有眼光啊,十二万真不贵,就开发这类十几种模具,成本都得花好几万,现在好了,现成的创意、现成的模具、现成的市场……叔,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还是平均数,最高时候有多少我都不清楚,他给店员发工资发多少你知道,八千。要咱们,咱们发得起吗?”
不一会儿,车到了景区,吴奇刚带着叔叔进了自己新开的店里,店里已经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了。两间三十多平方米的店面装饰得很考究,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钢化玻璃的柜台,PVC的高档货架,说起来这是赤裸裸的照搬和剽窃,从产品到经营模式都是,只不过在这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时代,谁还会在乎这些小节?
“啊?同行不同利也不能差这么多吧?他们怎么卖的?”
商家商家,从来不介意通过这种尔虞我诈甚至下三滥的手段坑坑竞争对手,对此吴荫佑也无话可说,和老三那番留条后路的商议其实就落实到这儿了,要是叔侄俩真能有个来钱的生意倒也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