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三章 抽丝剥茧揭开身世(第1 / 19页)
后座的张英想说什么,又憋回去了。这恐怕是她最尴尬的一次寻访,而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过……
边境,陇北市。
驶近龙川口岸联合检查楼的时候,陆虎驾车缓缓靠边停下。
副驾的巫茜摇下车窗举目四顾,阔叶绿树,花花绿绿不同民族服装的风情环绕着,在视线的远处就是国境线外了。自长南市沿着沈凯达留下的痕迹一路追踪,到此中断了,小组已经滞留陇北数日,每天都隔岸兴叹。
“别乱想,不一定是你呢。”钱加多说道。
“十有八九就是了,朱丰一眼就认出我很像他认识的一个熟人王育才,那个丢小孩的爷爷也姓王,没有这么巧。”斗十方道。
说到这里,张英倾身问道:“我看了几遍视频记录,据朱丰讲,王育才是个大车司机,而朱丰其时是个修理厂的修理工,因为王育才经常送货到中州一带,他们才认识的,经常介绍配货、捎货能赚点小钱,这个应该没问题,符合二十多年前那种社会情况,但是……我直说了啊十方,你别介意。但是据他交代,他最早认识那位胡会计也是因为王育才,因为那时候跟车的就是这位胡会计……之后,也就是丝绸诈骗案发前,来招募他的也是这位胡会计。这问题就来了,假设王育才和你有血缘关系,是你父亲,那这位现在在逃的重要嫌疑人胡会计,会不会和你父亲也有什么关系?”
“不会吧,那胡会计不是斗老爷子的相好吗?总不能……”钱加多眨巴着眼睛,下面的没敢说出来。
斗十方却是不介意地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穷疯了的人没必要用什么道德标准去衡量……走吧,先去趟派出所。”
新案难解,旧缘难分
视线里出现距离董龙湾镇高速出口还有2公里的标志时,钱加多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眼副驾上的斗十方,他正在发呆。说不清是近乡情怯还是寻亲心切,这几天斗十方总是莫名发呆。后面坐着的张英正在看当时审问朱丰的视频,这是本次出行邀到的“客卿”。这位在追逃领域颇有建树的女警察不止一次追到了逃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嫌疑人,对各种反侦查隐匿身份的难题经验丰富。
很难想象这位人称张姐的功勋警察,整个一邻居大婶的模样,不但贪嘴爱吃零食,而且说话絮絮叨叨,经常来来回回自言自语,从十九岭村、西沟乡一直到董龙湾这儿,钱加多都快憋不住了。
“嘿,快到了……我说,你俩不能一个嘴不停,一个不吭声啊,先去哪儿?”
钱加多发问了。驶出高速后,他停下车来,点着手机找导航地图。斗十方缓缓摇下车窗,看着一马平川的视线里不远处的城镇,无法倾诉那种故乡就在眼前,而自己没有一点记忆的心情。
“那儿不是没什么信息吗?”钱加多发牢骚道。
张英提醒道:“二龙村不用去,已经迁村了,可以去趟民政部门碰碰运气。”
“民政部门?”斗十方一下子没转过弯来,不过转念一想,又想通了,回头不悦地盯了张英一眼。张英笑道:“要真正认识一个嫌疑人,那你得知道她还没有嫌疑,还是普通人时的样子。但隔了这么久,恐怕找到旧识也描述不出她真正的样子了。”
“啥意思呀?”钱加多没明白。
“没啥意思,就是想找到这个胡会计的真身。”斗十方道。
钱加多又说了:“别看了,你被拐走的时候顶多3岁多,那年代又没监控啥的,估计给根棒棒糖就被哄走了……哎!张姐,我就听说拐卖妇女严重,那年代拐小孩也很严重?”
“就现在也照样有的。但他这个是反的。”张英道。
“反的?”钱加多不解。
张英解释道:“中原地带重男轻女严重,严格地讲,这里是输入地,而不是输出地。我查过档案,中原市警方二十多年来累计抓获的贩卖人口嫌疑人有423名,有八成是把人口卖到这儿,所以打拐里最重要的一项是解救被拐妇女和儿童……像十方这样被拐走的,在这里还真不多见。当地派出所里时间符合的报案只有一起,报案人李王梅说孙子走失,但可惜的是该报案人已经死亡,而且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当地派出所给我们反馈的消息是,董龙湾镇辖区四乡29个村,撤乡并镇时户口迁移比较频繁。这个李王梅不是镇上的人,而是距本镇17公里的二龙村的村民,孙子是在镇集市上走丢的,之后那老两口就一直在寻亲,直到去世……对了,她老伴叫王文革,后来神经有点不正常,在李王梅去世前也走丢了。”
钱加多郁闷地看了斗十方一眼,不敢评价了。斗十方却像窥到了他的心思似的说道:“连你都无语,说明我这位悲剧的主角太令人伤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