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 / 4页)
刘统勋心一沉。
花斌描述的交易者,与刘统勋描述的是同一人,即宝亲王,众所周知的未来太子!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太子,深更半夜跑到罗家大院与白莲叛贼接头,本身就足以身败名裂。
根据捕快衙役在秀里胡同走访调查情况,街坊邻居都怀疑罗家大院住户是白莲教徒,一是他们行事诡异,很少与左邻右舍来往,夜里常有陌生人出入;二是院内家家户户都供奉弥勒佛和明王像,还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教义;三是有人隐约听过大院里击渔鼓、打竹板配民间小调唱传教词。
对于包括白莲教在内的京城地下活动组织,官府一直处于密切监视之中。信教者大都为低层苦力、劳役,分布非常广泛,若镇压打击反而会形成强力反弹,甚至逼迫他们揭竿而起造成更大动荡,因此只须这些组织至少表面上安分守己,保持在可控范围,官府不会轻易出手。
不过正如血滴子所掌握的,顺天府也有白莲教北京分舵徐香主和骨干名单,刘统勋一声令下,立即包围晴怡楼、乐祥戏班等重要据点,将关键人物全部捉拿归案。
虽然参与交易的徐香主、右护法以及负责联络的金二娘都死于非命,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使案情柳暗花明。
他叫花斌,是案发当晚在秀里胡同的暗桩之一。
“等万岁爷天坛祭祀结束吧。”右边侍卫漫不经心说。
两人屋前屋后转了两圈,见无异状便带上门离开了。
聂锋伏在屋面琢磨两人的对话,愈发觉得有名堂,再联想几天前诚惠贝勒无意透露的信息,心里猛地打个突儿。
阴谋,一桩继罗家大院后再度针对弘历的阴谋!
聂锋随即绕了大圈躲开暗桩监视,出了巷子经过正德门时,正好碰到顶八抬大轿匆匆掠过,轿前灯笼上写着:顺天府尹刘。
花斌供认当晚有笔重要交易,白莲教能从中赚取一大笔钱,似乎是内宫某件失窃物品,其它徐香主不肯透露。
更重要的是花斌是第一道暗桩,现身盘查交易者。
他看到了两名交易者的模样!
刘统勋如获至宝,立即派画师根据花斌描述进行素描。画像送到面前,刘统勋看了半晌,久久沉吟不语。之后刘统勋换了个画师,令其按自己描述的模样素描,再混入其它不相干的画像里,一起让花斌指认。花斌毫不犹豫指了刘统勋描述的那幅,说就是他,我记得很清楚!
糟了!
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看样子做大官也不容易啊。聂锋暗想。
此时刘统勋坐在轿里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福是祸——刚刚内宫太监传旨,说皇帝即刻召他进宫。
任京官多年,刘统勋深知紫禁城入夜后门户紧闭是条铁律,天大的事除非有叛军打到北京城外,否则禁开宫门。雍正登基后勤勉政务,通宵达旦批阅奏章文折是有的,但绝少深夜召见臣子。
到底为什么事?
刘统勋凭官场敏感,首先想到这几天侦查的罗家大院以及莲花弄堂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