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疗心之旅(第1 / 3页)
“你这个解释倒是挺新颖,按说我们到这道教胜地,是不是也要去拜拜道家的诸位神仙。”慕容北,咧咧嘴,笑着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蹲在一旁的阿贵听到这里,难得的插话道:“张老师,我听三姑说您是研究人心的?”阿贵的三姑就是张凯丽的同学。
“噗——”听阿贵这么一说,张凯丽差点笑的喷出饭来,她赶忙用手掩住口,忍住笑,待咽下口中食物之后说道:“大叔,我不是研究人心的,我是研究人脑袋里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以及……”说到这里,张凯丽自己都说不下去了,这样解释下来,恐怕越说越糊涂。
晚饭时间,同学的侄子阿贵在院子里张罗好饭菜,拿了张小凳,坐到一旁抽旱烟,一面等客人入座,一面看着摆在院子里电视。
这山里,没有有线电视,屋顶摆了一个天线小锅,接下一根线,能上卫星的频道也就可以收到了。只要天气尚可,阿贵就天黑之前就把堂屋里的电视搬到院子里,这样吃饭了纳凉的时候,就有电视看了。
阿贵并不同客人一桌吃饭,他只负责把饭菜准备好,待客人吃完后也就撤去了。平时也很好和两位客人搭话,也不知道和这两位从大都市来的客人聊些什么,说多了怕别人笑话。
晚饭时间一般是七点,因慕容北、张凯丽白天要到山上远足,晚饭吃得自然是要晚些。
一天下来,慕容北说不出的轻松惬意,回到住处,原本闷闷的,性格内向的他,也滔滔不绝的同张凯丽聊的尽性。两人边聊边围着小餐桌坐下。
赵钧雷说的慕容北,是滨海市刑警总队重案支队副支队长,一向以侦破疑难险杂案著称,朋友们戏称他为“老中医”,也就是专治疑难杂症的意思。他其貌不扬,唯有一双眼睛时不时闪出智慧的光芒,给人印象深刻。
滨海市被台风蹂躏,赵钧雷们守护女尸,枯坐一夜的时候。慕容北正和他的高中同学张凯丽在浙赣交界的大山里。
张凯丽是滨海市精卫中心的美女心理专家,也是慕容北侦破疑难险杂案的得力后援。经过几次成功的合作以后,她被市局正式聘为专家型顾问,能够以刑侦人员的身份参与到特定的案件侦破活动中。就这样,两人成了神一样的搭档。
这一次,两人在一起大案侦破工作刚告结束之际,休了假,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远离喧嚣的都市,到大山里放空。好在两人都是单身,说走就走,也没有太多羁绊。
这里临近道教名山三清山,即有名山高峰深壑胜景,又没有旅游热点的痼疾;居民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朴素宛若天人,过着几乎与现代文明隔绝的生活。是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洗涤心灵的好地方。
“凯丽,你说这道家的祖先也真会选地方,这种胜境,谁来住了也自成了神仙。”慕容北一面开吃,一面说。
“嗯,无论是从人的体感还是心理暗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环境都能给人以大自然的启示,远离尘嚣,见识也自不一般了。”张凯丽微笑着,举手将落在额前的几缕头发,整到耳后。
“有时候,我在想,在宗教与迷信之间,到底有区别在哪,都打着同一张牌子。却使人或向善,或向恶,同途而殊归了。”来到这宗教气息浓厚的地方,使人不自觉的谈了起这些神秘的话题。
“关于宗教,实在的说,和我们学心理的是认识人的两个方向。”张凯丽对慕容北提出这样的专业问题,稍稍有点意外,说明这个看似来度假的慕容北,脑子从来就是闲不住的。
“但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他们都脱身于哲学,具体的我也说不好。但关于宗教与迷信,可能主要是目的的区别吧,宗教是劝人向善,而迷信利用似是而非宗教手段,主要为了骗才骗色。”
寻根,寻心灵之源,正是两人此行的目的,常年与丑恶的犯罪行为打交道,使慕容北积累了过多的心理垃圾,作为心理专家的张凯丽深知其中的利害,建议了这一次疗心之旅。
山里远离交通要道,生活封闭,人迹罕至,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和人文风貌,但也没有相应接待游客的能力。张凯丽的一位大学同学就是从这里飞出的金凤凰,这次他们俩就住在同学家的祖屋里。同学姓方,这村子里的人除了嫁过来的女人,基本都姓方。
祖屋两进三开间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两间厢房是厨房和杂物间,带一个小院,是夏夜纳凉聊天的好地方。平时也无人居住,由同学的侄子阿贵一家照料,收拾的还算整洁。慕容北在东,张凯丽在西,两人各居一间,倒也舒适。
阿贵虽说是同学的侄子,年龄确已四十多岁,只是家族里论辈份的晚辈,在这小山村里,家族的观念还是很强的。
台风袭击滨海的当天,慕容北与张凯丽还在这大山里享受着艳阳与清风,登山探幽远足。一路凉风抚面,耳边竹林唏唏,松涛阵阵,身边云雾缭绕,一幅云深不知自处的幻境,仿佛仙境一般。自山顶临崖俯望,一种超脱,一种离凡的心境,不求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