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郑和的奇遇(第2 / 2页)
我和秦悦则下海去捕鱼,当我手持铁棍步入海水时,忽然感到眼前一晕,面前海水散发着幽深的波光,根本看不清水下,更别说叉鱼了!我忽然想到碑文中所说郑和庞大的船队曾驻泊于此,这里的水一定很深,于是提醒秦悦不要往前走,秦悦不以为然,很快就叉到了一条鱼,这条鱼体型中等,散发着鲜艳的色彩,但我却不认识这种鱼。忽然,我觉得脚边有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我惊得赶紧往岸上奔,秦悦一脸嘲讽地看看我,然后身手敏捷地从我刚才站的地方叉起一条皇带鱼,足有一米多长的皇带鱼,妈的,吓死老子了,不过有了这家伙,我们的晚饭算是有着落了。
我没搭理史密斯,继续破译碑文,“碑文第二段一开始就说岛里面非常幽深广阔,这个词很有意思,岛里面究竟是幽深啊?还是广阔呢?然后就是他们惊叹于那些恢弘的巨石建筑,郑和认为这些巨石建筑已经远超当时南洋和西洋诸国,世所罕见,请大家注意第二段最后一句,郑和登临了一处殿宇高台,俯瞰整个建筑群,然后他说了这么一句——外为野,内依次市、坊、宫、坛俱全。这句信息量最大,他告诉了我们赤道王朝建筑群的大致结构,当然郑和是用中国古代语言说的,根据他的描述,整个建筑群外围是‘野’,我想这指的就是岛上这些热带雨林,相对应的里面依次出现了市、坊、宫、坛,‘市’在古汉语中应该指市场,‘坊’应该是指民居,而‘宫’很明显应该是帝王居住的宫殿,至于‘坛’,我认为很可能是指坛庙等祭祀建筑,就像中国古代的天坛、地坛等等,越是在早期文明中,越是重视祭祀,所以‘坛’这部分建筑可能最宏大!”
“嗯,碑文第三段提到了高塔,我觉得这个高塔很可能就是祭祀建筑的一部分!”袁帅推断道。
我点点头,“第三段说郑和率人继续深入,在高塔附近感到不适,这句很重要,它让我想起了……”
“黑轴?!”秦悦脱口而出。
我扭头看着秦悦,瞪大了眼睛,“黑轴?这……不!我们现在还知道的太少,碑文上说他们只好返回。郑和又说为了长远谋划,他下令在这里修筑这座灯塔,修建的灯塔的目的,他说的也很明确——指引海上,招引内陆!‘指引海上’好理解,这‘招引内陆’是什么意思?”
“这不很简单嘛,给他们在内陆的行动也指引个方向!”秦悦说道。
“我看不那么简单吧……”宇文欲言又止,似乎没有考虑好。
“会不会是他想用长明的灯塔引起岛上居民的注意?当然前提是岛上当时还有人居住!”袁帅说出了我心里的怀疑。
我看着袁帅,若有所思,微微点头,“或许这才是郑和的本意。”想到这,我走到面向荒岛内陆的一侧,远眺出去,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站在这山顶灯塔顶端,依然无法望见郑和他们当年所见的巨石建筑,这座岛究竟有多大呢?那些恢弘的巨石建筑又在哪里?招引内陆……荒岛深处是否还生存着我们不知的人类或者生物?一阵咸涩的海风吹来,我竟在这热带的岛屿上感到了一丝寒意。
从灯塔上下来,又小心翼翼地爬下山,回到海滩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我抬头望去,乌云压得越来越低,搞不好今晚又会来一场风暴。我们合计后,决定不能现在冒险进入雨林,得找一处安全的地方,度过今夜,史密斯建议回到船上,但遭到我们的反对!最后,还是袁帅找到了山下一处避风的巨大岩石后面,我们开始利用船上找到的工具,砍伐树木,搭建一个临时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