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 / 2页)
高仿烟生产出来后,有工人当场试吸过,感觉与正品并无区别,使杨萧信心更足,宣布年底再给大家加薪20%。期间邱总和小宋来过几次,每次都与杨萧躲到一处神情诡秘地说话。
“茅山那边有消息吗?”
杨萧与邝总有无瓜葛?
“要怪就怪你们卷烟厂员工没创意,自杀的招数多得很,为何都选择跳楼?”
有的工人说有,有的工人说无,但九号车间开工以来,邝总一次都没巡视过也是事实。
肖汝宏立即发通缉令追捕小宋,与此同时警车呼啸而出,扑向九号车间的另外两名合伙人。然而大厂人多嘴杂,就在卢蕴等人进车间检查的工夫,消息已如电波般扩散到光达市每个角落,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卷烟厂造假烟”的爆炸性新闻,两名合伙人闻风而逃。
“那倒没有,李局也是刑警出身,知道破案不是拍胸口打包票,不过,”他眉头紧锁,“李局暗示说大队长快退二线了,我是内部圈定的三名考察对象之一,在这风口浪尖碰到影响巨大的案子,是机会也是挑战,成功的话能为仕途加足分数,可万一把握不好便成为滑铁卢……”
当晚刑警队围绕下一步缉查方向产生严重分歧。肖汝宏主张拘捕九号车间所有员工逐个排查,其他两位副队长则担心负面影响过大,建议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讨论到最后局领导拍板加大调查力度,实则是认同肖汝宏的方案。
“责令你限期破案?”卢蕴好奇地问。
连夜审讯后,关于九号车间的情况进一步浮出水面:
“第三条人命,”卢蕴捧着茶杯对坐在对面的肖汝宏说,“肖大队长好像不是破案的,而是催命的,案子一点儿没进展,两个跳楼自尽,一个失踪,再这样下去还不知要发生什么。”
问题在于,邝总是真被蒙在鼓里,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语戳中他的要害,肖汝宏长叹一声,隔了好一会儿才闷闷道:“来之前领导找我谈话了,市委市政府案子十分关注,隔三岔五打电话了解案情进展;邝总的尸体还在停尸房,因为案情未定性,悼词也无法起草,追悼会一拖再拖,家属天天到厂里闹,两个情妇天天到他家闹,简直乌烟瘴气!”
九号车间是杨萧和另两位合伙人共同中标取得经营权,但实际上只有杨萧全程负责,掌控车间具体生产,另两位合伙人入干股每年参与分红。杨萧与财务部邱总的私交很好,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商量些什么。
“这样拖下去总不是办法。”
改变配方,制造高仿香烟大约是一年前的事,有天早上杨萧突然将所有员工召集到一起,神情严肃地说从今天起给各位加薪30%,但所有操作必须严格保密,若泄露出去不仅拿不到工资,还要背刑事责任。当时工人们虽然心中有数肯定与违规有关,也没想是生产假烟,均默不作声。
“小宋根本没有回茅山,而是像茅山道士一样不知去向,”肖汝宏诙谐道,“失踪比跳楼好,不计入死亡人数。”